加载中…
个人资料
武汉刘洪波
武汉刘洪波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271
  • 关注人气:60,43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家岭的献礼叙事

(2010-06-02 20:57:20)
标签:

杂谈

分类: 文章

  3.28山西王家岭特大矿难,将成为一个国庆献礼的重点主题。
  这样说,肯定是有问题的。矿难是死人的事情,死人不可以献礼。
  这一点,当然是共识。王家岭特大矿难之所以能够献礼,不在于矿难,而在于救援。这是一个产生了救援奇迹的矿难,153人被困,115人获救,死亡38人。
  死亡38人,仍然是巨大的不幸,按照矿难的等级标准,仍然是特大事故,然而毕竟这里有奇迹。所以,献礼不仅可能,简直就变得必要了。
  《山西晚报》的报道说,以王家岭为特大矿难为题材,暂定名《八天八夜》的影片正在研讨剧本,山西电影制片厂预计投资千万制作。
  暂定的片名已经很明显,影片的主题将是“奇迹的诞生”,这符合献礼的意旨。然而,无论如何,矿难是首要的,救援只是其次的;大部分人被救出是成功的,38人死亡却仍然是巨大的悲剧。
  作为献礼影片的《八天八夜》将要怎么拍呢?它将是撷取特大矿难中的一段华彩段落,它将不涉及矿难何以产生,也不涉及救援的全部过程,矿难频繁发生后面的巨大时代背景将被忽略,死亡的矿工将被忽略,八天八夜之前与八天八夜之后,甚至八天八夜之后仍在继续的救援都将不复存在,这样,一部献礼片就得以产生。
  正如115名工人获救后舆论指出的,救援过程中的这次成功很辉煌,但不足以成为“坏事变好事”的转折点。如果说,这是人们基于社会经验而预为警戒,现在可以说,“坏事变好事”模式不仅继续,而且已经走到了无须顾及最终结果的程度,悲剧性的结局,38个矿工的死难,以及更多矿难中绝大多数受困者的死伤,都被一场救援中的喜悦片断取代了。
  王家岭,这三个字首先是一个矿难的地点,然后才是救援奇迹的舞台,归根结底仍然代表着劳动的危险、企业组织的混乱、血煤开采……然而,现在由于救援中的一个成功片断,王家岭将要变成一个单纯的地名,乃至一个梦幻剧场,人们将从这三个字得到欢乐,生华美感,唱响激动的赞歌。
  这是通过叙事策略而实现的,或者说是某种叙事策略希望实现的。通过删除和简化,然后是通过话语的覆盖和遗忘,王家岭这三个字的意味将发生置换,使你想到这个地名时,脑子里浮现出来的不再是悲苦的命运,肮脏的血煤,而是亲切的关怀,巨大的鼓舞。矿难因此成为光明涅槃的仪式,最终是一片澄澈的蓝天和由衷的感戴。
  这里,可以“叙事权”希望怎样生成某种意义,决定人们的大脑,左右人们的情感,通过策略方式而完成对思维的洗涤、占领、攻掠、覆盖和替换。
  我知道,在王家岭救援成功后,人们一直希望公布获救者名单,以便查核,这没有得到回应。我也知道,在王家岭救援中,矿工家属都有专门的工作小组一一劝慰,直到将家属劝返为止,153名矿工的家属,有153个工作小组,仅此投入就达到2000人左右,在劝慰过程中,即使获救矿工,都未能与家属联系。
  我知道,王家岭矿难是一起责任事故,由违反安全规定的管理行为引起。这种管理后面,则是不在意矿工生命而在乎煤矿开采进度的发展逻辑。
  得救者确实获得了良好的医治以及各种良好的对待,但这些待遇是因为矿工的生还,还是因为他们的生还具有献礼的意义呢?矿工获得良好待遇是因为“人本身”,还是因为他们具有证明救援成功和制度以人为本的使用价值?
  献礼只需要矿难之后的八天八夜。这是一个矿难频繁发生的时期,艺术以及叙事的目光对此并无兴趣,无论是思考还是再现的兴趣都没有,却选中了一个救援片断,虽然成功是一种奇迹,但奇迹更意味着它是一棵独苗,但这棵独苗就承担了在记忆中置换矿难的重任。
  悲剧变成喜乐,这是艺术的献礼,更是献礼的艺术。一个闪光点代替无数悲苦的连续剧,这是一以当百的献礼技法,更是一以贯之的献礼风格。
                                      2010/6/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