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坏事是无所谓的,被新的坏事覆盖了就行                <span styl

(2009-07-01 22:58:00)
标签:

杂谈

 

  湖南郴州发生了列车相撞事故,消息说死亡3人,伤63人。
  事故发生后的一切都是熟悉的:铁道部长迅速到达现场,救援工作很有成效,京广线行车迅速恢复,滞留旅客顺利疏散,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
  处置方法是如此令人熟悉,可能是早有预案,应急而发,也可能是事故多了,熟门熟路。例如按照成例,下一步就是死者赔偿“不低于20万元”,不过这次的死者遇上了铁道部,赔偿大概要远低于20万元。“人民铁道”,比各个地方的“人民政府”,对钱可是看得紧。
  事故原因要等调查,因此说不上什么。“彻查”是不免的,哪怕又是“临时聘用人员”的问题,结论总是要有。很多人在谈管理体制,我对铁路管理体制实在说不上话,这个部门的工作又专业,管理又是“准军事化”,在大部制改革中都必须保留,应该是有特殊性、战略性、机密性的,这就是说,我对它缺乏了解也是情有可原的。
  现在不是一个缺少问题的时期,而是一个大家都要避免成为被谈论的对象的时期。问题是哪里都有,也无时不在,但如果能够不突然出事,因而不被人放在嘴上讲,就可以像没有问题一样,大讲成绩卓著,“历史最好的时期”了。
  例如学术论文抄袭,哪里没有呢,但只有被捉出来的,才会被谈论。例如民众情绪,哪里没有呢,但只有发生群体事件,才好像唯有那个地方有。例如经济适用房被不符合资格的人占用,又只有产生了“六连号”的地方,才会有被人说来道去。例如建筑质量低劣,也只有塌桥倒楼的地方才令人触目惊心。
  正是因为问题唯有出事才会被看成问题,眼球注意力成了决定性的因素,所以事情的发生甚至也不再可怕了,只要能够有新的突发事件来完成注意力的转移就好。我已经习惯了这样的“转移”,前一天还在众所关注的事情,突然就变得如同没有发生,突然就好像成了远去的历史。
  情况就是这样,因为不断有新的事情来取代已完或未完的事情,于是那些已经出过的事情被迅速移出了注意力中心。邓玉娇案过去了,有高考舞弊;高考舞弊还没有完结,有新的群体事件;新的群体事件平息了,有经适房“六连号”;“六连号”未完结,上海又倒了一栋楼;上海的楼刚倒掉,火车又在郴州撞了。接下来会是什么呢,几乎可以预见的是,短则两三天,长则上十天,新的事件会将火车相撞事件覆盖,那样,火车相撞就淡出了视线,就像去年的汶川地震,使得胶济线撞车和一些地方的隐瞒手足口病的问题都变得无足轻重。
  现在,我们就处在这样一个事件覆盖事件,问题到处出现的境况里。事件完结了,那是被处理完结了,还是仅仅被新的事件覆盖了,谁知道呢,没有人再说了,不再有人追踪了,事情也就算完了。
  真正说来,铁道还算是一个经常会成为关注焦点的领域,每年的春运都会使人把目光投向这里。我当然知道,铁道部门确实大有改进的余地,也集结了很多的怨气,然而我实在很难判断,铁道存在的问题比起别的地方到底是不是更多一些。
  这不是为铁道部门开脱,也不是认为“各个击破”的整治没有可为之处。就像所有出现问题的地方都不免会有“严肃查处”,就像三聚氰胺成为一个问题以前我们不断得知食品监管总是及时而且卓有效率,撞车后的铁道部门当然需要再次拿出整改方案。不过,我们享受的铁道服务和铁道安全,可能是我们享受的各种服务和各种安全的平均水平而已,无所谓好一点或者坏一点。
  哪个地方、哪个方面出了问题,就众目所向,这是很自然的事情。不过,快速变易的注意力可能使平均分布的问题变成“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事件的快速覆盖使人在“按起葫芦浮起瓢”之中穷于应付而局面无所改观。按起浮起的不断发生,可能还使人装作忘记了是否需要有全局性的更革,以使社会起衰振颓。
  没有哪个地方、哪个方面能令人放心,这才是真正的问题。
                                     2009-6-2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