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监狱的目的不是要把人关死                <span style="pos

(2009-06-23 21:42:00)
标签:

杂谈

  原湖北省天门市委书记张二江又被新闻关注。这次是狱中著书两获减刑,15年刑期,已减去3年半,而他狱中著书有四本。
  没有看过他著的书,因此无法领略其著述水平。是的,无法领略,即使看过,我也只能是领略而已,诗三百,风雅颂,孙子,尚书,我只是读过而已,远不具备判断译注和新解水平的能力。
  无论张二江曾经如何,他现在已经是一个正在接受刑罚的人,他为他的过去承担了法律上的责任,现在仍在承担之中。
  2002年9月7日,张二江一审被判18年,这是我读到的关于他的最后消息。报道说他提出了上诉,但直到现在,我才知道他最后获得的刑期是15年,没有媒体报道过这个消息。二审确认了张二江对一审的看法:量刑过重。而因为减刑,张二江再次具有被媒体使用一次的价值。
  回头再来看张二江的“五毒问题”,所谓吹、卖(官)、贪、嫖、赌。这五毒,沾上任何一个,都应当使一个人的政治命运终结。然而,嗯,然而,还是不说了吧,张二江只是东窗事发而已。当然,我不会为张二江鸣不平,但会想到这个人是否为人们对制度的反感而承担了太多的愤怒。
  他的政治生命,因为犯罪而到了终点,他在法律上应当担负的责任,审判要比公共舆论理性得多。法庭查明,张二江在在担任丹江口市市长、市委书记、天门市委书记期间(时间为1988年至2001年),收受贿赂人民币69万余元,美元4300元,侵吞公款10万余元。如果这就是全部赃款,实在不算是“业绩突出”。
  张二江之所以激起巨大的反响,与其说是因为贪污受贿,不如说是因为“五毒书记”这样一个恰切或者不恰切的外号,而其中他与多个女人的关系,更是成了话题的中心。他成为政坛恶行的一个缩影,一个典型,一个符号。但真实的张二江,则是一个不可以算是很特殊的官员。
  当初,张二江写过《下级学》,他视之为“政治学研究”,某种程度上这确实是中国条件下的政治学门类,既然有“领导学”,有一门“下级学”也不值得嘲讽,如同你不喜欢马基雅佛里《君主论》的腔调,但不妨碍那是一本政治学书籍。而按照真正的官场原则,张二江写出这样一本书来,就是把潜规则明白道出,这属于愚蠢。我想,这可能与他少年得志的和官场蹭蹬的经历有关。
  狱中的张二江著书四部,研究诗经、孙子和尚书,至少可以看出他已经接受坐监的现实,接受了政坛生涯完结的现实,他的心境已非过去可比。曾经零星听到过他的消息,除了写书,还有与相似经历的坐监官员不同的差异,包括探监者中有提鸡蛋去的乡下人,而几乎没有大款老板,当然,传言未必真确,且当官员坐监也有不同境遇的一点模糊影像吧。
  张二江在狱中写书,心情应当是平静的。他没有被假释,没有保外就医,而是在呆在狱中,写书减刑。这就算认罪服法、重新做人吧,虽然我看到这是“知识改变命运”的特殊注解,有知识的人,在这个时代哪怕坐牢都会比没有知识的人更能改变命运,这是令人感慨的。不过,我也看到很多外国电影,里面一个人只要老老实实呆着,哪怕不断上书辩罪,只要遵守监规,接受管教,也可以获得减刑的。
  我想,如果张二江可以写书减刑,这其实未必要与是否出版联系起来。我想,别的人也应该可以通过自己的方式来告别罪恶,获得减刑。毕竟,监狱的目的不是要把人关死,而是要把人放活,法律的宽恕只要是严肃的,也不是不可以。而不可以接受的,是曾经大权在握的人通过莫名其妙的原因迅速离开了监狱。

                          2009-6-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