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光是一个开会,就能生出不少改革的花样来。最近弄出的改革花样,刚听过唐山38个会一次开,这两天听到的是吉林省3月和8月为“无会月”。
会议确实会大大减少。38个开成一个,够狠,但还不如两个月不许开会厉害。
38个会开成一个,既无法证明那要开的一个是有必要的,为什么不可以减为0,也无法证明会上公布的事项是不是考虑充分,有没有为赶会而匆忙决定什么东西。
两个月不开会呢,更加让人想不明白了。这简直就像翻版那个治驼背的古代笑话。有人自称治驼能手,拉来驼背一个,神手用两块门板把人夹了,用力去踩。这样来治,自然没有什么背是治不直的,但死活不保证。
《人民日报》的报道说,吉林省针对基层反映会议多、文件多的问题,明确2009年以省政府名义召开的会议、下发的文件数量要比上年减少10%,把3月、8月定为“无会月”。两个月无会,亦无会议文件,目标是一步达成,两个月占全年时间的六分之一,比10%要多,其它月份甚至可以比去年的会多开一些。
还有一些规定,关于会期,关于出席人数,关于讲话时间等等,可算是“改进会风”的,还要对“全省性会议实行计划管理,严格审批”。
会多文多,就得弄出这么多的详则来管住。你说是改进工作,我觉得深为悲哀。
会议都变成宣布决定了,不议事,只听讲,根本就不能叫会议。这种病向来就有,越开越多,你为了减少数量,规定一下,会倒是少了,但“会不议事”也变成了法例,这种会留之何益,一个也不要有好了。
都说要减少行政审批,为了开会问题,行政审批又增加一个。想解决什么问题,就来一个“计划管理”,行政上加一个审批。这是倒退,还是改革?
现在的问题大概是这样,光是开会,就可以把人搞到无计可施。你不治,会就不可收拾,一定会弄到开不胜开;你要治,也没有什么办法治得了,除了像用门板夹了人去猛踩治驼背那样来蛮力操作。
开会能够弄成一种大病,无法可治,这可以为使用蛮力带来喝彩,很多人会欢呼“铁手治会”,会说“下真功夫”。这样的时候,很多人会忘记这种行蛮使狠的搞法,其实并不比它所要治的东西好,因为更多的时候,人们被权力深深伤害,原因正在于权力可以很方便地行蛮使狠,权力习惯于用蛮和狠去对付所有它不想看到的一切。
开会无法治和开会只能蛮力治,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种呈现。问题是活力基本丧失,想想看,不使蛮治不了,使蛮又治成了什么呢?所谓“一管就死,一放就乱”,仍是未免。不光是开会搞成这样,要问的是有哪一件事不会搞成这种样子。“管则死,放则乱”,这是两种表现,权力过大而且随意,则是根本。会是想开就开,开到不可收拾;会又想不开就不开,紧到不许开会。这都是不可理喻。
会开多了,烦,紧一把,你就会为“铁手治会”而喝彩。太紧了,也烦,放一放,你又会为“实事求是”而欢呼。就这样,你可以一直烦并且欢呼下去,因为你总是可以看到“改进”,但事情其实是原地踏步的,甚至恶性循环。
有办法摆脱这种状态吗?我想应该是有。世界上并不是所有的地方,治理上都会呈现这种“管则死,放则乱”的状态。很多事情都呈现出“管则死,放则乱”的情况,要改的就不是这“许多事情”中的一件又一件,而是导致这“一件又一件”的那个总阀门。
2009/4/12
会议确实会大大减少。38个开成一个,够狠,但还不如两个月不许开会厉害。
38个会开成一个,既无法证明那要开的一个是有必要的,为什么不可以减为0,也无法证明会上公布的事项是不是考虑充分,有没有为赶会而匆忙决定什么东西。
两个月不开会呢,更加让人想不明白了。这简直就像翻版那个治驼背的古代笑话。有人自称治驼能手,拉来驼背一个,神手用两块门板把人夹了,用力去踩。这样来治,自然没有什么背是治不直的,但死活不保证。
《人民日报》的报道说,吉林省针对基层反映会议多、文件多的问题,明确2009年以省政府名义召开的会议、下发的文件数量要比上年减少10%,把3月、8月定为“无会月”。两个月无会,亦无会议文件,目标是一步达成,两个月占全年时间的六分之一,比10%要多,其它月份甚至可以比去年的会多开一些。
还有一些规定,关于会期,关于出席人数,关于讲话时间等等,可算是“改进会风”的,还要对“全省性会议实行计划管理,严格审批”。
会多文多,就得弄出这么多的详则来管住。你说是改进工作,我觉得深为悲哀。
会议都变成宣布决定了,不议事,只听讲,根本就不能叫会议。这种病向来就有,越开越多,你为了减少数量,规定一下,会倒是少了,但“会不议事”也变成了法例,这种会留之何益,一个也不要有好了。
都说要减少行政审批,为了开会问题,行政审批又增加一个。想解决什么问题,就来一个“计划管理”,行政上加一个审批。这是倒退,还是改革?
现在的问题大概是这样,光是开会,就可以把人搞到无计可施。你不治,会就不可收拾,一定会弄到开不胜开;你要治,也没有什么办法治得了,除了像用门板夹了人去猛踩治驼背那样来蛮力操作。
开会能够弄成一种大病,无法可治,这可以为使用蛮力带来喝彩,很多人会欢呼“铁手治会”,会说“下真功夫”。这样的时候,很多人会忘记这种行蛮使狠的搞法,其实并不比它所要治的东西好,因为更多的时候,人们被权力深深伤害,原因正在于权力可以很方便地行蛮使狠,权力习惯于用蛮和狠去对付所有它不想看到的一切。
开会无法治和开会只能蛮力治,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种呈现。问题是活力基本丧失,想想看,不使蛮治不了,使蛮又治成了什么呢?所谓“一管就死,一放就乱”,仍是未免。不光是开会搞成这样,要问的是有哪一件事不会搞成这种样子。“管则死,放则乱”,这是两种表现,权力过大而且随意,则是根本。会是想开就开,开到不可收拾;会又想不开就不开,紧到不许开会。这都是不可理喻。
会开多了,烦,紧一把,你就会为“铁手治会”而喝彩。太紧了,也烦,放一放,你又会为“实事求是”而欢呼。就这样,你可以一直烦并且欢呼下去,因为你总是可以看到“改进”,但事情其实是原地踏步的,甚至恶性循环。
有办法摆脱这种状态吗?我想应该是有。世界上并不是所有的地方,治理上都会呈现这种“管则死,放则乱”的状态。很多事情都呈现出“管则死,放则乱”的情况,要改的就不是这“许多事情”中的一件又一件,而是导致这“一件又一件”的那个总阀门。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