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把运动员年龄作为国家机密好了

(2008-12-28 21:01:00)
标签:

杂谈

  运动员的年龄档案,看样子列为机密为好。
  有这个想法,完全是因为看到国际舆论经常会在中国运动员的年龄问题上找到一些疑点。体操运动员是不是不够年龄在参赛,已经弄得人很烦了。最近出国打监球的运动员也遭遇年龄疑云,易建联到底出生在1984年还是1987年,众所关注。
  体育就是个青春饭。做体操,年龄越小,身体越软,疑点就是运动员年龄有没有那么大;打篮球,青少年阶段年龄越大越有优势,疑点就是运动员年龄有没有那么小。我就怪了,怎么中国运动员老要面临这样的质疑,怀疑是无端的吗,甚至是“反华阴谋”吗,是因为比不赢我们的运动员心生嫉妒吗?
  我实在不能作出肯定的回答。“以”却”或者“以大打小”的事情,并非是没有的。从来都说这是坏风气,要煞,但不知道煞得怎么样了。胜负心超过公平心,成就感超过正直感,表面的荣誉压倒了内心的羞耻,做假可以搞成心照不宣的事情。因为这关乎荣誉,有个人荣誉,但主要不是个人荣誉,因为个人想要做假几乎不可能,主要是集体荣誉,集体有大有小,小到一支竞技队,大可以大到没边。
  陷于年龄疑云,对一切集体能够有什么好处吗,对运动员能够有什么好处吗?当然不会,对一切集体,作伪就是不折不扣的耻辱,陷入作伪疑云也是荣誉的亏损。对运动员,陷入作伪疑云,即使不意味着人格形象的失败,至少是无尽的烦恼,以及内心的冲突。
  现在的易建联,他的学籍档案已被媒体获取,他的同学有证言,都在说他出身于1984年,而他说“我只有21岁”,坚持了出身于1987年的说法,他的球会说的是“不管出身在哪一年都没有问题”。如果在国内,易建联不太可能面临这样的境况,即使出现疑问,他也不必自己去面对那么多的问题,舆论可以低调乃至无调,防护墙足以让他在尴尬现场之外。
  一个运动员如果不置身于国际背景,例如在国外打球,参加国际比赛,或者参加了国际比赛而未获奖牌,大概就不会有年龄疑云。你也许会说,看看,这就是嫉妒乃至歧视中国运动员的证明,他们认为中国运动员不应该有所成就。不过,我觉得这样的理解,需要一个更大的背景来支撑,那就是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着运动员年龄的作假现象,而别人却只盯住了中国运动员。但这样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吗?何况,即使这种现象是普遍的,我们需要的难道是沆瀣一气,而不是坚持真实?一个经常出现“以”却”和“以大打小”现象的地方,没有弄出运动员年龄疑云,而总是陷入国际舆论的质疑之中,这是作伪之外的再作伪,耻辱之上的新耻辱吧。我们何以会陷入这种耻辱叠加的境地?
  大概作伪、掩饰、说谎,已经成了我们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因而恼羞成怒、害怕疑问、混淆是非也成了我们性格的一部分。假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个基调和环境,因而我们已经不再敏感,不再觉得有何不可,我们甚至为“必要”的作伪会心一笑,而脸色不会泛红,心有机敏得色。有太多的东西需要依靠假象来争取或者维持,因而假象是比真相紧要得多。
  连一个人出身何年何月这样的档案都不能让人相信,社会的信用水准已降低到何种程度。运动员面临的窘境会使人看到一个怎样的中国?身在其间的我们,习非成是,不以为然,相互作假,心照不宣,酱在一起,相看不厌。
  唯一的教训,大概是怎样避免在国际上的尴尬。好办,对外无小事,凡可能成为尴尬的材料,便是机密,这就好了。而我们可以继续相看不厌地玩作假的游戏。

                                            2008-12-2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