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不大震,两百年
(2008-06-17 16:26:00)
刘宝珺院士说,成都未来200年都不会发8级以上地震。
话是在成都说的,我远在武汉,都感到很欣慰。5·12汶川地震,武汉的楼晃了几分钟,但欣慰不是因为未来200年武汉的楼都可以不晃,而是希望大家都不要有灾,地震中人命如割草,太惨酷了。
希望是一回事,事实是一回事。人在地球上,没有人想遇到大地震,但大地震总是要发生。光是中国,从唐山大地震到汶川大地震,不过31年多,中间还有不少6级以上地震。当然,刘宝珺院士说的只是成都,而且预言的是8级以上地震,200年内不发生,把握应该大得多。
我这其实是瞎想,未来200年的事,我见不到,刘院士也见不到,我相信的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这几个字。不掌握科学的人,或者掌握科学不到家的人,说地震也只能是谣言。院士不同,说成都200年无大地震,必然是科学上的认识。实际上刘院士也讲了很多科学道理,我也看不明白,只记下了结论,成都200年无大地震。像我这样的科盲,需要的大概也只是这样一个保证。
刘院士发言的场合,是成都市政府和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共同举办的汶川“5·12”大地震与成都地质环境论坛。在这个论坛上,还有专家说,“成都就是祖宗给我们选好的恰到好处的安全岛!”政府办一个地质环境论坛,可见地质环境在成都已构成了一个重大的发展问题,刘院士的科学保证一下,消除疑问和误解,一定对成都和四川的发展有很大的推进作用。科学就此转化为发展信心,转化为生产力。
我又看过很多报道,说人类关于地震的认识还很不够,地震预报全世界都没有办法,报道中甚至有“国际科学家”干脆断言“地震预报不可能”。我也确实看到,关于地震,从来只有谣言和辟谣,而基本没有预报、预告或者预警。这就是说,地震部门也好,专家也好,做的不是预报地震的工作,而是驳斥地震谣言的工作,当然还有地震记录和分析的工作。
有时我会想,地震不可以预测,当然也就可以证明有人说某一时间要发生地震必然就是谣言,有时却又会想,既然不可以预测,似乎驳斥谣言也不免缺少些把握。不妨设想一下,假如5·12之前有人碰巧说有地震,那不免也算是谣言,必须驳斥并平息之。但结果又有地震,那怎么说呢?我知道的,预测性的谣言,碰巧撞中了大运,也并不能证明它不是谣言,因为预测需要的是依据,而不是随口一说。驳斥呢,也并不因为碰巧不中,就不算是驳斥,同样是因为驳斥依据的是科学。科学知道自己的限度,而谣言大抵不必,因为你甚至根本无法知道谣言从何而起,自然也没有人对它负责。在科学无能为力的地方,情况就可能会是这么令人头疼。
可以看出,我对科学给予了何种程度的理解。我既能理解刘宝珺院士说成都未来200年无大地震,也能理解地震根本不可能预测;我既能理解科学驳斥地震谣言,也能够理解谣言即使言中仍然不能说它不是谣言,这相当于说我对科学驳斥地震谣言抱着无可置疑的信任。想想看,世界上能够得到一个不懂的人如此高度崇信的,除了科学,还有何人何物?科盲也相信科学,而且没有人会取笑你的相信,这足以证明科学是多么神奇。
不过,我还是有一点不放心。刘院士说成都200年无8级以上地震,科学又说地震无法预测,这是不是有一点矛盾呢?如果说震过一回,下回再有劲来震,时间就要很长,那么为什么1933年以来,四川就发生了4次7级以上,13次6级以上地震呢?
我很欣慰刘院士让成都人以及所有想去成都发展的人睡个长长的安稳觉的努力,但我又不知道怎样把这个长长的安稳觉与“地震不可预测”的科学结论统一起来。另外,虽然我知道这个长长的安稳觉一定有利于成都的发展,但我想大地板块之间要攒劲,这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200年间成都有安稳觉睡,地球攒的劲总得在什么地方发出来吧,那又会是什么地方?
千万明鉴,我没有关于地震问题的想法,只是从院士在成都市政府组织的会议上预报成都未来200年无大地震,想到了刚刚知道的“地震不可预报”的科学论断。
2008-6-16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