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网络上的奇闻怪事,隔几天就会有,最近出的一个奇人,是所谓“90后炫富女”。炫富女贴出了照片,手拿大把钞票,摆着暗示吸食白粉的POSE,并有网文《那些看不惯90后的人,你们有什么资格评论我们》。但照片中的人又出来辟谣,说是遭了陷害。
而奔波的人们算什么呢,他们颠扑于市井,不仅显出一种劳碌命,而且总体上构成了一种动荡景象,这就寓含着某种不稳妥的阴影,为了让人放心,他们要付出终身付出,或可拥有一套住房,使得自己获得“有恒产”的头衔,他们也许略显宽裕,也许过得清苦,总之是能力不够的表现,他们会为了超市的一壶降价油而相互踩踏,这并不令人同情,而是令人悲哀:看,就这素质。他们也获得了“纳税人”的称号,有人大代表说过,希望将所得税门槛提高,那会剥夺很多人作为纳税人的光荣。总之,他们往往被视为社会的麻烦制造者,尽管他们基本会在这个国家终老,而不是像那些亿万富豪一样随时可以抽身下船,但他们却是潜在的麻烦制造者。这是多么奇怪的事情。
社会充塞着对财富的赞美,对财富拥有者的赞美,谁还会赞美辛勤的劳动呢,辛勤的劳动最多是令人同情。而不同情者也大量存在,劳动已经升级了,出力流汗的劳动、手工劳动、流水线上的劳动、街头劳动、日光下的劳动、雪地里的劳动、污泥里的劳动,要被代之以大班桌前的劳动、头等舱里的劳动、携带随身密码箱的劳动,以及拥有条件不劳动所取代,不只是从劳动方式上取代,而且要从价值等级上排除,那是些低等级的、可怕的、不能创造财富的劳动,糊口的劳动可卑而且近乎可耻,“劳动光荣”的行列已经由高级劳动占据首席,获得财富越是巨大,就越是“劳动光荣”的代表。
所谓仇富的社会心理,其实已经不复存在,我们真的进入了一个笑贫和仇穷的时期。富不仅是每个人的奋斗目标,也是社会派发VIP资格的依据,而贫穷是多么可笑的事情,尤其在“富民政策”之下,贫穷者的存在简直就是与政策作对,拥有财富才是体现政策成功的证据,政府也是要像公司一样“以业绩论英雄”的,出钱多的就是同盟者,要花钱的就是“反对派”。
在这种情况下,有见QQ车超车而不愤的“雅阁女”,有用钱点烟的“烧钱男”,甚至出现“90后炫富女”,都不是不可理喻的事情。既然社会是以“发财光荣,贫穷可耻”为准则的,那么出现“光荣”的变态行为,也正如“以孝治天下”的时代要出现割大腿肉煨汤孝亲的变态事情一样。这是不可以因“90后炫富女”是否真实而忽略过去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