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中国的每个城市,都进入了“城市美化”时代,都可以用“这几年变化很大”来描述它的发展势头。确实“这几年变化很大”。我到过的每一个城市,都会有人告诉我,“这几年变化很大”。以前曾经到过的城市,往往有熟人邀请去旧地重游,他们也在说“这几年变化可大了”。周围也常听人说最近去了哪些城市,“变化确实大”。
为什么要加劲美化城市呢?我老听人说,不搞得漂亮一点,别人到我们这地方里来,一看就没有档次。这就是说,重要的是争取外人的好印象,“显示城市综合实力”、“展示城市精神面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总之,美化城市的原因,根本来讲并不在市民身上。市民也可以得益,拥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但这不过是搭镶边而已。城市美化,附带产生了市民得益的“客观效果”。所以,如果市民时常为荒诞的城市美化运动买单,也就不奇怪了。
城市中的人在城市里是一种怎样的处境呢?《南风窗》杂志上,曾有在韩国讲学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詹小洪的一篇文章。詹小洪说,中国许多地方由省长、市长挂帅,组织招商引资团往韩国游说商人来投资。最能打动韩国商人的口号是,“在韩国雇一个工人,在我们城市可以雇10个工人”、“中国政局稳定,保证没有非法罢工,政府为发展经济保障护航”、“在我们城市,工会是维护先进生产力的,工会与投资方绝对一条心”。
这些足以打动外商的口号,听起来实在令人心寒。
韩国雇一个人的钱,可以在我们的城市里雇到十个人,这是工资低。工资低,是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使然,也是“劳动力过剩”引致的就业竞争使然。大家都相信市场是最高的首长,它一出马,连《劳动法》都要滚到一边去,所以再不像样子的工作环境,再不成样子的劳动和社会保障,也就只好认了。但认了也就罢了,竟然还要把这当成一个优势,拿出来津津乐道,可见资金确实是比人要可爱得多。
“没有非法罢工,政府为发展经济保驾护航”,这算一个什么优势呢?现在世界上有很多法治国家,那里同样也没有什么“非法罢工”,政府也并不破坏经济发展啊。是的,表面看这确实不能够叫一个优势,但它又确实是一个优势,因为我们固然没有“非法罢工”,同时也基本不会有“合法罢工”。可以说,在有些国家罢工有非法和合法之分,在我们这里罢工就是非法,一个企业主无论怎样干工人都不能反抗,这种条件,企业主当然是再欢迎不过了。
“工会与投资方绝对一条心”,那么这工会到底是工人协会还是投资者协会呢?反正它是叫工会的,“维护先进生产力”,好像投资者就是先进生产力,所以工会的职责就变成了维护投资方而不是维护工人。工人自己不能抗拒,也找不到谁来作主,“与投资方绝对一条心”的人很多,强大者的联盟是基础巩固的。
城市中的人,看到了美化起来的眼前街景,但这美景并非为他而设。他的工资低,他不能抗拒对他的任何对待,他面对着“与投资方绝对一条心”的各种力量,他命运中的悲剧,正是他的城市的优势。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