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弘扬与暗示

(2006-08-09 00:55:00)
标签:

杂谈

    屏幕的黄金时间,被一些“朕”占领了。“朕”们占领过很长的历史,现在不过占领一下电视黄金时间,这是“朕”们无可奈何的事情。
    说到“朕”这个字的时候,我容易想到“朕,朕,狗脚朕”这个高澄在北魏的宫廷里说过的话。当然,高澄是相当不堪的赳赳鄙夫,高家的北齐王朝更是一塌胡涂,但高澄这“狗脚朕”三个字,却极是清白地说出了“朕”到底是何种货色。
    清代的“朕”现在尤其获得亲睐,一出场,能够把《孙中山》打败。辛亥革命推翻满清之后,袁世凯又想称“朕”,结果很快败亡。从这个角度讲,我不相信现在的中国人还会希望出个把“朕”来供自己跪拜。然而,在收视率的战场上,皇帝出场总是无往不胜。历史与艺术确实大有不同。
  直到挨打那一天以前,据说清朝都是“最强大的”,正如现在电视里所唱“煌煌天朝,万千气象”。盛世必然有英主,这样一想,满清的好“朕”就不能不格外地多了。我估计现在回想一下好“朕”,看人家是怎样一言九鼎就收拾了局面,领导出一个清平盛世来,很多人都会感到格外过瘾。好“朕”是多么地好,要办事,大张旗鼓也行,大张挞伐也行,一袋烟的功夫,什么都搞掂了。这是何等的效率,但那些“狗脚朕”,暴君之“朕”,何尝又不是如此办事呢?而且那些好“朕”,在手段上与暴君并没有区别。
  在我们周围,许多形诸笔墨的愤激,不过是“假如我是市长”的虚拟行权,而非出于人的立场的感慨。在电视上看“朕”们力挽狂澜,大抵也会在内心里产生“假如我是皇帝”的虚拟快感。“人皆可以为尧舜”,早已转化为“人皆可以为帝王”,“宁有种乎”播生的并非生而平等的种子,而是换手掌权的朴素意识。在中国,王室永远不可能成为一种“荣誉”,而只会是最大的权柄和享乐。在心灵深处,有多少人就是潜在的皇帝,我没法说得清。
    但现在被“朕”电视弄到五迷三道的人,是否就会呼唤“王者兴”,让别人来做他的皇帝呢?我估计未必会,毕竟都到了二十一世纪了,中国的脚步再慢,生生死死究竟有好几代人,多大的“举国哀悼”都经历过了,人们知道,无论如何,天是塌不了的,日子是要自己过的,现实中再来一个称“朕”的人,是没有“群众基础”的。不过,来一个不称“朕”的朕,就不太好说了。虽说现在也是“盛世”,但一些人言必说“乱世用重典”,到处找“青天人物”。又有人相信,“国家大了”,所以权势极大的人物是必要的。从“狗脚朕”们的表演中,寄寓一点“大治”的现实梦幻,正是不少人的“活思想”。但如果真有这么一个特大人物,我相信用不了多久,那些梦寐以求的人就会知道滋味也并不好受。公然称朕的人,不用试验就知道不可能有什么市场;不称朕的“朕”,试验一下也不可能有什么市场。
    我固然不能设想,假如没有清朝那些“朕”,中国的历史将要怎样改写,也无法责备“朕”为什么不能主动推进近代形态的政治,我还能很客观地说,“朕”们没有像最坏的“狗脚朕”那样胡作非为,而是为着自守江山而惕厉奋发,总还是有些益处的。但把他们请到电视来,大演其“历史正剧”,讴之歌之,好像专制下的喘息便是理想人生,实在是电视时代的悲哀。
    帝王统御术以“正剧”面目登场,声情并茂的音画在述说其辉煌和伟绩,一派“主旋律”的样式,而主旋律都是要以弘扬的姿态来弄的。黄金时段不得播放外国电视剧,以预防不良影响,但可以播放专制帝王的统御术,想必影响必然良好得很。这种高规格礼遇,不仅弘扬着历史的荣光,恐怕也有一种现实的暗示——如果能够有一个好“朕”,是多么幸福。然而我总疑心这卖力的暗示,永远没有挑明的时机。
                                                    2002.1.1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理想的臣民
后一篇:不必浮想联翩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