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
首先想到这个字,是因为题目中已出现了一次。通常而言,这个字可作“意思”讲,本文题中便是一例。然而,这个字的组词能力之强,非比寻常,如义举、义士、义犬等等,到底作何解,要查字典,总归是褒扬性的意思罢。
又有义演、义卖之说,一望而知,义也可以作“公益”来解。此等演出与买卖收入是要归入某种公益事业的,看的人和买的人,或者还愿意出大价钱,因为他们感动于主办者的“分文不取”了,这便使义演义卖的收入比商业还要划算。但现在又有变化,虽是义演义卖,演戏的要着出场费,卖货的拿着辛苦费,主事的分着劳务费,据说已是合乎“市场规律”。看来,义演义卖中的“义”作何解,需要再商量。
以前有“义酒”、“义墨”之说,都是搀杂做成。又有“义子”、“义肢”,即是“干儿子”、“假肢”的别名,“义”便有“名义”和“假”的意思。现今的义演义卖是否应从以上义项中选一个呢?
“义”有多义,其一为“假”。既如此,见人称“义”便五体投地是大可不必的了。
会议
会多,当然是有道理的。前些年反对“文山会海”,就说到群众中有谁税多谁会多的顺口溜,现在已经不再听说,是因为税也多起来了,还是因为会已经不必少下去了呢,不知道。听说某地有一人物,经常讲“我们没有什么别的办法,就靠开会,不能说会多了”的道理,我便知道会原来是少不得的。
但现代不同古代,说话著文,往往要用双声词,故而说到“会”就要用“会议”,如说“举行会议”,不说“举行会”。说是这样说,会是有了,到底“议”过没有,那自然不用考虑。经常开会,见到一个人在台上念念有词,讲完了,会也就完了,但读到报纸,上面写的是“昨日召开××会议”。
又有一种情形,开过了某种会,本来只是局长发着指示,完了却是“会议认为”。既没有“议”过,也没有投票表决(连“举手表决”甚至“掌声通过”也没有),却要叫“会议认为”。有人说,这样一写,就显得那是与会者的集体意志,没“议”过也要这样写,而不写“局长认为”,正是“心中有集体”的体现。这倒真是进步,连会而不议也要以“会议”名世了,连大人物也知道自己“认为”不合体统了。
从此,可知“会议”便是“会”的意思。
领导
这不是一个古词,所以《辞源》未见收录。这似乎也不是一个现代词,因为《辞海》上也未见收录(至少1979年版上没有,1989年版上是否有,手头无书,请读者代查)。那么这到底是个哪个时代的词呢,我们整日里用着这个词,却没有合法地位,怪哉!
这当然不妨碍我们继续用下去。根据使用情况,我们知道“领导也是人”,因此领导也会有人的欲望、情感、意志,搞点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事情,可以理解了。“领导”又不是一般的人,根据规则,他负有“以身作则”的使命;根据职责,他拥有引领群伦的义务;因此若比从前,领导近于官。但领导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要称“公仆”。
以上还不足以揭示领导的真义。有一个同志,负责为领导写材料,左也通不过,右也通不过,直到开会前一天又写一稿,领导看也不看就通过了。领导说,“一写就通过了,也太惯坏了他”,据此有人说“领导就是有权不同意的人”,想想不无道理,赞成权是谁都有的,而否定权是领导才有的。
又有一个领导,最忌讳别人知道的事情他不知道,最满意别人看不到的文件他可看到,按他的话讲,“我知道的比你们少,还叫领导么”。所以,上至方针政策,下至谁家两口子斗了一嘴,都要让他知道,此所谓“信息灵通”,“领导就是信息丰富的人”。
按此追索,我们当找到“领导”这个词的很多解释。难怪这个词不能入词典,写进这个词,要费多少页码才能说清楚呢?
1997年3月20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