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世界杯专栏之七——欧洲战全球

(2006-06-13 13:21:00)
标签:

杂谈

  世界杯其实是欧洲战全球。
  截至目前的情况是,哪个队拥有更多在欧洲踢球的队员,哪支队伍就获胜,如果两支球队都是“全欧洲球员”,那么拥有更多高身价球员的队获胜。惟一的例外可能是墨西哥对伊朗,但既然这可能只是惟一的例外,某种程度上可以暂且放在一边。
  到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世界杯已经打了10场,还没有出现冷门。其实,所谓冷门,就是拥有更多或进更高价欧赛球员的队输比赛,上届世界杯被说成“冷门迭爆”,就是因为欧洲球员少(例如韩国)或者身价低(例如塞内加尔)的球队时常赢得比赛。
  日本队比澳大利亚差在哪里呢,也就是澳大利亚队员基本是“欧洲帮”,而日本队只有部分队员在欧洲踢球。场上可见,日本队虽然可以说是亚洲最好的球队,跟澳大利亚比赛,也没占到什么便宜,队形倒还在,但基本谈不上进攻的有效性。
  国际足联的排名,我看不足为训。按排名,澳大利亚比日本落后不止20位,但看比赛过程,实力要比澳大利亚稍差一点,两队打平或者日本输一个球,应算正常。美国和捷克比,看得出是一场第5名与第2名之间的较量吗?我想,可以考虑改变一下排名的规则,就按各国家队在欧洲各级联赛中的队员及这些队员在相应俱乐部中的作用综合打分好了。
  没办法,世界出产球员,南美是足球王国,但欧洲是足球的中心。商业化了的足球,已经把“土特产”挤到可有可无的位置了,“本土球员”差不多就是二流球员,好球员都在欧洲干活。越是这样,好球员就越要往欧洲跑,不去不就是承认了自己不够好吗。
  据说,G14正在提议让世界杯两年打一次,他们的想法可能是不搞国家队比赛了,就让世界俱乐部冠军联赛代替得了。也许这样的比赛更精彩,更“国际主义”,但除非国际足联也已经变成了“世界俱乐部联合会”,否则这样的“全球化”是不可能实现的。世界杯胜负规律,说明了足球商业的凶猛;G14的提议,说明商业的野心正在膨胀到何种程度。
                                        2006-6-1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