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4月30日记,卢浮宫

(2006-05-02 04:52:00)
标签:

杂谈

4月30日,早上起来,前往卢浮宫。要进去看的人,排队长达几百米,弯在贝聿铭设计的金字塔入口边。进去就有各种文字的参观说明,只有中文版是中国外交部资助翻印。8.5欧元一张门票,进去的人大多先在服务处买户浮宫指南、画册等等,估计游到一半,都会像我一样,感到背上这东西实在麻烦。

大多数的人,先要找蒙娜丽莎和维纳斯,于是德隆馆里人堆积如山。蒙娜丽莎藏得深,到得面前,有几百人正围观着她。于是多数人只好远远看一眼而去。法国与意大利、古希腊作品受到最突出的展示。实话说,看了古希腊雕塑,让人难以有笃定“中国古代文化最辉煌”的信心了。前几天在卢浮宫外面转了转,感到中国古代有几个技术是一直没有掌握过的,例如用石头造大房子的技术,中国古代造很多殿,但论造宫还是不如西方,教堂更是石头建造大跨度建筑的典范。再一个技术是喷水池,现在每个城市都会有喷泉,但这东西大概直到圆明圆里模仿凡尔赛宫造“大水法”才在中国出现。昨天看过古希腊的陶器,其精美程度,比同时期中国陶器至少绝不逊色。当然,中国的青铜器很好,昨天在卢浮宫没有来得及看希腊罗马的青铜器。

更大的震撼在看埃及的展品。我想,“古代四大文明”的心态,很容易让人把中国与其它古文明拿来比高下,何况现在老有人说四大古文明惟中国不曾中绝,但又现状积弱,更使人容易回想过去。埃及的展品中有许多是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艺术品,包括真人大小的雕塑、木乃伊、棺椁等等。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之间,这是什么概念,差不多远至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了,我们并没有确凿的证明黄帝存在的任何东西出土,夏朝的存在尚且有待确证。同时代的中国出土文物,以生活必需品为主,真正以艺术品而生产的往往是小饰件,而埃及的雕塑却是真人大小的雕塑。木乃伊与精细的棺椁,显示对生死的高度重视,这是文明到极高水平才会有的现象。

很遗憾,卢浮宫看了不到三分之一,戴勇说要加油了,里面等着吃快餐的人站队很长,且队伍进发速度极慢,就出来吃,一出来,看到排队参观的队伍仍然弯了几百米,于是再进去就有了畏难情绪。在卢浮宫边上一家咖啡馆加了油。

卢浮宫旁边,有一家Benluxs,写着“免税店”,吃过后进去看了一眼。分成好几个部门,按语言分的,中文部、日语部等,有能用相应语言的店员服务,基本都是相应民族的人。卢浮宫里看到过一个法国导游,用标准而流利的汉语带着一队中国人在参观。

回到Aulnay,去买牛肉做饭,才知星期天对法国人来说是多么重大的事情,绝大多数店子都关门大吉,走了很久,只有一家小超市在卖肉,还只有猪肉。只好在这里买了。

经过一家有米卖的超市时,我与戴勇没有进门,老鄢进去看有没有面条卖,结果左等右等不见出来,回头去找。四个黑人正将老鄢堵在里面不让出来,见我们来了,便让了道。老鄢说,不知他们说些什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蒙马特高地
后一篇:5月1日,散游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