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国人心里的盲区——从《冰河世纪》看美国的价值体系

(2010-01-13 21:06:50)
标签:

杂谈

分类: 本科散文

    《冰河世纪》是美国一部非常温馨的动画片,说的是动物护送孩子寻找人类的故事。故事的主角长牙象、健齿虎、松鼠语言和行动的焦点就是这个刚出生不久的孩子,这也是影片的可观性所在。

 

    这个孩子,理所当然是作为人类的代言人,可同时这个幼稚的个体又最接近人类与其他动物的共同特征,他不会言语,但他会感觉,他和其他动物一样用无声的语言表达着自己。这个孩子可以说是人类的幼年时代。幼年是希望的起点,也是返老还童的憧憬所在,人们恋旧情怀的产生多少与这种憧憬有一定的关系。那么,人类的幼年时代又意味着什么呢,自然界对它又有什么样的憧憬和期待呢?我想也许是对可以免遭灾难的一种幻想和对以往宁静生活深深的眷恋。影片中有一个长牙象从水中救起孩子的细节,江水湍湍,一个母亲抱着一个孩子在水中延口残喘。长牙象为什么只救孩子,不救母亲,我想这就是原因,他在救死扶伤这样一种基本道德的趋动下作出了一个对自己来说更具备希望特征的选择然而这毕竟是人类的孩子啊!人类使大自然尴尬,使动物们的梦想濒临幻灭。

 

    人类对大多数动物都造成过伤害,大多数动物在潜意识里也都对人类有一定的偏见,只是程度不同而已,长牙象、健齿虎、松鼠就是它们的代表。影片中长牙象与人类有灭门之仇,却有着强烈是正义感和道德感;健齿虎与人类不共戴天,一直对孩子虎视眈眈;而松鼠并未意识到人类的伤害,却爱慕虚荣。正是这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维系着这个最基本的矛盾——他是人类,可他还是个孩子。影片也多次通过各种动物的言行反映出它们的心理来折射这个矛盾,长牙象就曾几次欲丢下孩子拂袖而去。

 

    所谓解铃还需系铃人,矛盾的焦点是孩子,那么解决这对矛盾的关键也应该的这个孩子。而事实上影片也若隐若现地证明了这一点。孩子天真无邪的笑容,纯善意又带调侃的动作,尤其是在冰谷了,当长牙象看见自己的同类被人类残忍地杀害的图画的时候,孩子带同情善意的抚慰抚平了他心里的创伤,这可亿说是改变长牙象看法的关键。(虽然没有完全地改变。)

 

    故事的结局就是矛盾的解决,这是一个很完美的结局,其中孩子与健齿虎心灵感应般的遮眼动作也让人回味无穷,心里有一股暖意。这个结局也许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最完美最深切的体现吧!

 

    然而美国人并不仅仅局限于揭示人类与自然可以和谐相处这样一个还带偶然性的定理,也喋喋不休地在说人类之外的自然之间、宇宙之间也存在矛盾,而且这种矛盾同样可以解决影片中健齿虎与长牙象就是很好的例证,这让我们不得不佩服美国人前卫的眼光和高超的手段,他们用一部电影就轻易地把我们很多人征服了。

 

    《冰河世纪》是一部动画片,而动画片可以认为是童话的另一种版本,只是这个童话更具现实和启发性意义,而且老中少皆宜,然而它改变不了它作为童话浪漫唯美的本质。它尽管揭示了一些问题,但它的动画片性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们,特别是平凡大众对现实深入的探索和解决,还冠冕堂皇地掩盖了人类自身特别是各民族、各国度之间的矛盾。不仅是《冰河世纪》这样的动画片,美国的很多影片都本能地回避了这个敏感的话题,即使略有反映,也是以一个高大的哲学家或是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出现的。我想有一定思想感悟的人都能体味到这一点。

 

    美国人的眼光出现了盲区在其电影中确实可略见一斑,从其电影题材便可以看出来。美国电影的选材要么太大,关注人类与宇宙的命运,而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就像一个梦,如这部《冰河世纪》、《指环王》;要么太小,反映美国社会生活的血腥和罪恶,这其中道德十分混乱,善恶常常被否认或颠倒,比如《沉默的羔羊》;还有就是反映生活中所谓的幸福和意志,而这并不触及到美国人内心最深处,比如《阿甘正传》、《幸福的驿站》。我们不能否认这些影片能给我们内心很大的震撼,可总觉得美国人在隐瞒什么。它究竟是什么呢?是什么让美国人这么难以诉讼,会不会这是美国人一种潜在的意识,自己无法将它揭开呢?我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说明:

 

    首先,美国是一个傲慢的国度,大多数美国人都存在这样一个观点;美国是惟一蒙上帝祝福的国度,将上帝的祝福和美国的价值观带给世界上其他人是上上帝赋予美国的使命。因此美国人往往在很多事务上也确实扮演了“传教士”的角色,还热中于剥夺别人不信“教”的自由,他们可以强横地对伊拉克人民说,来吧,我们给你们自由。然而并不是谁都买美国人的账,萨达姆就不买。有人不买账的时候美国人的失落感就来了,为了维护“上帝”被贬低的尊严,美国人不得不采取强硬的措施,“你不买也得买”,伊拉克战争便爆发了。

 

    其次,美国人极不愿意承认自己所犯的错误,虐俘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美国人口口声声强调个人价值和尊严,然而当涉及到其他民族的个人时,这种价值体系却自动地崩溃了,美国人特有的骄傲使之泛滥,而除了美国人自身,没有谁能阻止这种崩溃的蔓延。美国人想方设法隐瞒虐俘事实,而且在事情暴光后,布什迟迟不愿对俘虏事件道歉,也不承认发动伊战的理由是错的。

 

    由于美国在国际上处于主体地位,美国人在潜意识中确定了自身道德观念的绝对性,认为他们代表着上帝的意愿,这一点决定他们很难真正意识到自己错误的所在,即使意识到了,也要将其极力地隐藏。就算是在《冰河世纪》这样温馨的作品中,人类也没有直接对自己的行为作出道歉,虽然在影片营造的氛围使这种道歉显得有些没有必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听故事
后一篇:昨日又重逢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