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自古江南多淫祀——姑苏民间崇拜序

(2017-07-17 22:55:49)
标签:

转载

分类: 吴文化

自古江南多淫祀

——姑苏民间崇拜序

我楚狂人

自古江南多淫祀,“淫祀”又作“淫祠”。我想,前者指祭祀活动,后者指祭祀场所。然则何谓“淫祀”或者“淫祠”?《礼记·曲礼下》说:“非其所祭而祭之,名曰淫祀。淫祀无福。”后世大致继承了这个观念,如唐人赵璘就说:“若妖神淫祀,无名而设,苟有识者,固当远之。虽岳海镇渎,名山大川,帝王先贤,不当所立之处,不在典籍,则淫祀也。”

“淫”这个词义辞书上是这样说的:

1、过多,过甚:~辞。~雨。~威。

2、渐浸,浸渍:浸~。

3、迷惑:富贵不能~。

4、涉及男女两性(多指不正当的)交媾的行为、思想等:奸~。~娃荡妇。~僧。~乱。~秽。~猥。~书。手~。意~。

5、放纵,沉溺:~湎(沉溺于酒)。骄奢~逸。

而就“淫祀”这个词来说应该是第一项和第五项词义,也就是“过分的”和“不合法”的。自古江南人好事鬼神,其实屈原的《九歌》也就是祭鬼神的乐章。屈原《九歌》祭祀的鬼神并不见于中原地区的典籍,自然也就是“淫祀”了。所以屈原《九歌》中的鬼神祭祀活动也就不见于后世了。

说起来“淫祀”活动并非仅见于江南,其他地区也有记载,只不过江南更突出而已。那么为什么江南的“淫祀”现象更突出呢?这与江南人的生活环境有关。上古江南的生活环境险恶,经常受到洪水、猛兽、瘴疠之气的侵扰,面对这种难以抵御的外力,不免就有鬼神之想。好事鬼神,无非就是对这种超强力量的敬畏。这个道理,我们只要看今日中外那些生活环境艰难的民族往往好事鬼神的现象就可以理解了。

江南的“淫祀”现象有多严重?在新、旧《唐书》中有很明确的记载:垂拱四年(688年)六月,狄仁杰以江南巡抚使的身份毁除吴、楚“淫祠”1700多所;长庆三年(823年)十一月,李德裕以浙西观察使的身份禁除管内“淫祠”1115所。仅仅是不大的区域内数以千计啊。

史料记载,狄仁杰禁毁“淫祀”只留下了大禹、吴太伯、吴季札、伍子胥四庙,但是禁毁的是哪些庙宇就没有记载了。所以我们很难考察上古时代江南一带的民间崇拜了。我们今天见到的大多是宋代以后的民间崇拜。

我们今天还见得到痕迹的民间崇拜,有些是仅仅流传于民间的,有些是在长期民间流传的基础上得到官方认可的。而在今天,大多寄寓于佛寺或者道观,很少单独成庙的。这就是我们今天在苏州乡间普遍见到的是佛道、阴官、民间崇拜萃于一庙的乡间小庙现象了。

与国家认定的正统神祇相对抗的淫祀历来皆为士人所讥,甚而国家政权以武力打压史料记载西汉平帝时有“班教化、禁淫祀、放郑声”的举措,东汉第五伦“禁绝淫祀,人皆安之”东汉末曹操“禁断淫祀,奸宄逃窜,郡界肃然”魏文帝诏“自今其敢设非礼之祭,巫祝之言,皆以执左道论,著于令”,魏明帝诏“郡国山川不在祀典者,勿祠”晋武帝时诏“不在祀典,除之”北魏明帝“诏除淫祀,焚诸杂神”北周武帝“禁诸淫祀,礼典所不载者,尽除之”南朝宋武帝“禁淫祀,除诸房庙”。

其实岂止是民间崇拜,即使对佛道,国家也是控制甚严的,六朝之前,佛教在中土多为士人不接纳,认为“佛,外国之神,非诸华所应祠奉”之淫祀,历史上就出现了“三武灭佛”这样的事件,也就是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的大规模灭佛活动;又如明代初年就对佛道进行了大规模的整顿,在道教,抑制全真道,扶助天师道;在佛教进行了严格的“敕建”制度,也就是相当于今天的“认证”,沙汰了很多寺院宫观。佛道如此,只不过历朝历代政权对民间崇拜管理更严格罢了。

我的同窗好友董志翘教授有一个头衔是“中国民俗研究会会长”,我不知道他们是否涉及江南的民间崇拜问题的研究。但是我知道,日本学者似乎对江南民间崇拜很感兴趣,并且已经有了自己的成果。我想,我们植根于这片土地,应该有更真切的感受吧。我们这一代人儿时还有一点模糊的记忆,这或许是最后的记忆了。尽我们所能记录一些吧,至少给后来的研究者留一些线索。仅此而已。

[转载]自古江南多淫祀——姑苏民间崇拜序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