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态保护与文化探源的先行者

(2020-04-18 12:40:29)
标签:

文化

历史

时评

生态保护与文化探源的先行者
 
——读《忧伤的野马》
 

 


        风信子

        近读知名文化学者张瑞田新近出版的《忧伤的野马》一书,我作为一名从事生态建设与保护的工作人员,感到些许欣慰。欣慰的是社会上关注生态建设与保护的人越来越多,自觉参与生态保护的人也与日俱增。特别是像张瑞田等一批知名文化学者,从文化与生态保护角度,阐释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程,让读者在文化愉悦里感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

        张瑞田先生多年来一直从事文化传承与保护工作,在文化领域颇具影响力。近年来,他把视线转向生态保护领域,以文化学者的视野,观察并思考生态保护,写出了一些颇有分量的生态美文,比如《忧伤的野马》《亲密的热带》《垂钓亚马孙》等等。我国新疆野马从家园消失,再度回归家园的故事,给予张瑞田巨大心灵冲击,引起了他良久的思索。作者把新近出版的散文书籍用《忧伤的野马》命名,足见作者对生态保护的思考与认知。正如作者所说:“野马在自然界消失,引起了世界生物学界和野生动物保护组织者的焦急和忧虑。我们和马有着密切联系,在生产和战争中,马一直是人类的朋友和帮手,因此,我们对帮助过自己的马始终保持着特殊好感。为此,我们开始拯救野马,以多种方式,延续着野马与人类、与大自然的联系。”新疆野马,原本自由驰骋在祖国北疆,然而由于国破被强盗觊觎,我国的新疆野马被强盗掠夺,甚至连野马的命名也刻上强盗者的姓氏烙印“普氏野马”!这是国贫积弱的耻辱。这或许是作者心灵遭受冲击最强的地方,从而使作者多次不顾遥远艰辛,千里奔波,考察新疆多地生态与文化变迁,并持续关注野生动物保护,倾情生态保护与文化探源。作者认为旧中国之所以屡屡被外敌觊觎并多次阴谋得逞,其主要原因在于旧的时代“中国的许多九品以上官员和人文学者都能背诵几本古典著作,通晓官场礼仪和行为规范,具有文学方面的才华,并且以此自诩,但是一旦涉及真正的自然科学,他们便连最基本的常识都不懂。”我深以为然。这也就是明清时代我国许多珍贵文物、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遭到破坏和掠夺的根源。

        作者考察新疆野马繁殖研究中心的同时,心底也升起些许亮色:卡拉麦里自然保护区给了新疆野马回归家园后的自由与安宁。目前,新疆野马种群已经达到413匹。这是一个可喜的数字,也是几代野生动物保护人的不懈努力,更是国家大力重视生态建设与保护,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的结果。

        作为文化学者,自觉探寻生态保护,从文化角度阐释生态保护理念,为社会公众提供思考与借鉴,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表现。为探寻生态保护东西方理念的差异,作者两度赴亚马孙流域探访,考察亚马孙流域的森林、植被和鱼类等资源情况,与当地人访谈,而后陆续创作了生态保护与文化探源相结合的生态探源美文,呈现给读者。这令我们生态建设与保护工作者感到欣慰。但愿更多文化学者、社会工作者以及普通公民,积极投身生态建设与保护,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为美丽中国建设添砖加瓦。

        带着思考行走,这是作者的一篇文章标题。文化学者张瑞田走进自然保护区,走进戈壁荒漠,而后又远赴亚马孙流域,一路走一路对比思考,探寻生态与文化保护契合的源流,履行一个文化学者的使命担当。这是我国生态建设与保护和文化协同发展的未来希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