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批评的愿景

(2015-08-25 21:06:17)
标签:

艺术批评

书法家

真话

争吵

书法


 

对批评的界说,越来越广,越来越宽。世界本没有绝对的事物,讨论、争吵就是常态。因此,我们在审视艺术作品的高与下、短与长的时候,也有必要看看自己,观点是不是落伍了,思想是不是僵化了,目光是不是狭窄了。总之,在不需要绝对正确的时代里,任何人的局限在所难免。

全世界都在关心批评,政治批评、社会批评、文化批评、艺术批评,几乎包括了人类对美与丑、善与恶、真与假的判断。艺术批评借助对艺术作品的形象分析、美学阐释,发现生命情感中的美丽结晶,赞扬社会生活中昂扬进取的精神,反省自身肮脏的行为和丑陋的心灵。

我们可以不相信批评,但,任何人阻挡不了批评对人类行为与审美意识的介入,有时,这种介入免不了粗暴和激烈。

争吵与分歧,并不是错误。只是我们太习惯了一元化的思想方法,习惯了对一种答案的接受,自然视争吵与分歧为大敌,其后的行为就变得诡异。

与其他艺术界别相比,书法界显得更自信,甚至更自恋。依靠个人书写技术完成的创作过程,以书体的不同与风格的差别面对读者和观众的书法作品,往往被解释成中国文化的替身,中国艺术的最高代表。

事实不是这样的。书法艺术的构成要素与审美规律有自身的特点,但不能替代所有的艺术样式。就好比书法家是艺术家,但,仅有书法家是不够的,也是不行的。另外,当代书法家已经不是读书人了,一招一式,更靠近造型艺术家和表演艺术家,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热闹的书坛,可以不介意任何人的意见,似乎实现了卖字的目的,便是实现了书法家们的人生目标。显然,这是浅薄的表现。

对批评可以有多种多样的要求与期盼,批评也可以有各种各样的作用,究其真正的职能,无外乎是说真话,明道理。依靠良知和直觉的真话,不谄媚、不虚夸的真话,不能醍醐灌顶,但求理直气壮,祛除附在书法肌体上的妖气与霉气。

我们爱面子,内心脆弱,对批评的直言不情愿接受。比如,言其书法的格调不高,会认为判断有误;比如言其人文化修为不够,会认为是不怀好意。我们惯于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对一切不顺耳的声音严厉排斥。

批评不在乎这一点,本来批评就是一种匡正,以牺牲精神对不正之风的呐喊,是在提醒我们,面前的危机,正一步步损害我们的健康。也在告诫我们,对光明与正义的拒绝,是精神的倒退,是对邪恶的屈服。

充满希望的社会,一定是充满了批评的声音。高度自信的社会,对批评能够善意地接受。批评,作为人类理性的文明成果,是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她对艺术创作的参与,是呼吁我们从狭隘的个人主义回归人道主义,从工具属性,回归审美,在功利意识强大的价值体系中,主张义务,同情弱者,以对方为重。

挺难的。在新旧交替的当代社会里,文明的举止,常常要面对生死的威胁。胆怯吗?不行,人类社会的一点点进步,免不了牺牲,如果担心牺牲,世界就不会有希望。缩小到书法批评,牺牲似乎是哗众取宠的词,但,对利益的轻视,对道义的维护,对错误观念的纠正,对梦想的追求,依然是我们的选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