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的倾向:答《书法报》三问
(2014-01-03 20:15:00)
标签:
倾向牛人问题三问信心 |
按:《书法报》成立三十周年,2013年1月1日,出版的纪念专刊,对我进行了访谈,所提三个问题,认真做了回答——
1、
我收藏一幅题为《报迷洗脚》的漫画,是印刷品,特别好玩。一位报迷在洗脚,有趣的是,他的脚并没有放在洗脚盆里,而是所坐的椅子的腿放在洗脚盆里,他正专心致志地看报。我是报迷,应该说我的许多知识是从报纸得到的,因此,我愿意读报,也愿意办报。现在,我一直珍惜自己青年时代办报的经历和经验,一旦有挫折了,我就会想一想办报时的顽强和勇敢。《书法报》创刊的时候,我刚满20岁,这是什么概念啊,风华正茂,精神抖擞,没有不敢想的事,也没有不想做的事,一天天憧憬着未来,很充实。我订了几份报纸,除《书法报》以外,还有《深圳青年报》、《世界经济导报》、《文学报》。这四份报纸是我的课外读物,读得十分仔细。读出感觉了,就投稿,一些文章就这样发表出来,自己也有信心了。后来,《深圳青年报》、《世界经济导报》停刊了,我还在读《书法报》,因此,《书法报》对我的影响一直持续着,直到今天。读《书法报》,自然喜欢思考有关书法的问题,书法创作的问题,理论的问题,都会引起我的注意。久而久之,我就把自己的想法写成文章,寄给《书法报》,一些文章有幸刊发了。我是兴趣广泛的人,最近能够围绕书法进行思考和研究,一定是《书法报》的鼓励。后来,编辑主动约稿,更增加了写稿的热情,于是,一篇又一篇文章出现在《书法报》的版面上,甚至把其他的爱好放下了,成为专职写书法评论文章的人了。想一想,挺有意思。
为《书法报》写稿,大约有二十年的历史。二十年,又是什么概念,这是一代人成长的时间。
我保留着《书法报》一位没有署名的编辑的退稿信,字很好,客气,也真实。这封退稿信写于1995年,当时,我针对北京某牛人的书法,写了一篇批评文章。这篇文章寄给《书法报》不久,就接到编辑的回信了,他诚恳地说,因文章用词辛辣,所批评的对象敏感,此文不宜发表,只能退稿了。
说真心话,那时,我还没有想当一名书法评论人的理想,写文章,仅仅是表达自己对一些现象的理解与认识。其实,从那时候起,我就不自觉地进入了一位书法评论人的角色,所思所想,开始有自己的倾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