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唐达成一通手札的启示

(2012-01-30 11:44:28)
标签:

叶延滨

同仁

唐达成

宋体

重庆晚报

杂谈

唐达成为官为文,我都不陌生。今年,读到陈为人写的《唐达成文坛风雨五十年》,对唐达成的了解更全面、更深刻了。

唐达成,笔名唐挚,是二十世纪50年代叱咤风云的文学评论家。1957年,因批评周扬被划为右派,

唐达成的父亲唐醉石游艺于西泠印社,后到武汉生活,书法篆刻之名响誉四海。父亲对儿子的影响十分重要,想必唐达成也善翰墨丹青。关注当代作家书法有年,后来看到唐达成的字,的确不同凡响,起笔收锋有承传,有规矩,是地地道道的文人字。当代作家们写的字,多半是名人字,缺乏传统,也没有功力。看唐达成的字,仿佛在看老文人所写的字。尽管唐达成不老,甚至在领导岗位常常青春勃发,我还是觉得唐达成的字厚重、高古,不能轻视。

几年后,收藏一封唐达成的手札,如获至宝。此手札纸本墨迹,是唐达成1997年1月24日写给著名诗人叶延滨的复函。信不长,录之——

 

延滨同志:你代《重庆晚报》约稿的信,早已收到。忙于杂务,稽复为歉。近日忆及童年在重庆时渡过的那段岁月,已是半个世纪了,但有些印象仍保留在记忆中。写了一则记趣的短文,不知合用否,请你看看。如觉尚合要求,请你代为寄去,如不适用,望勿为难,寄回给我即可,以后再写。   匆此即颂

编绥       唐达成1997年元月廿四日

 

1997年的唐达成离开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的职位已逾8年,写字、写作、画画成了他辞职以后的全部生活。尽管这时候的唐达成已不是副部级领导,他还是受人尊敬的著名文学评论家,在文学界有口皆碑。叶延滨代《重庆晚报》向他约稿,他愉快地答应了,写成后立即寄出。难能可贵的是,在文坛具有崇高声望的唐达成并没有摆出大腕的姿态,不与媒体讲条件,而是十分谦虚地对叶延滨说“如不适用,望勿为难,寄回给我即可,以后再写”。

唐达成以后的文学界越来越官场化了,文章也因作者的身份分三六九等,有些刊物居然也按官本位支付稿酬。

唐达成一度是官,他又如何看官呢。他曾写过一篇题为《做官与归隐》的文章,其中写道:“可见作吏与归隐,此中进退尴尬,心态宛曲,各有不同,并非三言两语可以道得明白。但无论如何,既然已进入仕途,就理应将万家忧乐系于心头,尽力为百姓黎民做些好事,积点德。”

正如古人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吧。

由唐达成,我想到书坛中人。近些年,许许多多的领导干部进入书坛,并以自己或重或轻的位置,客观产生了影响。书坛是开放的,不拒绝任何人,当然也不应该拒绝领导干部。值得我们思考的是,领导干部书法家该以什么姿态和心态面对书界同仁,是高高在上,还是平易近人?是趾高气扬,还是脚踏实地?是不懂装懂,还是不耻下问?

作为书生,在现实生活中,所看到的领导干部书法家基本上是平易近人,脚踏实地的。毕竟是和平年代,被提拔到领导岗位的同志们,受到良好的教育,有朝气,有思想,有担当,有理想。其中一些人本来就是专业干部,并不是官而优则名,也不该大惊小怪。但是,一些丑恶的现象还是时有发生。比如说,某些领导干部进入书法界,愿意显示自己的“特权”,狐假虎威。在一次书法活动中,一位部队书法家,为了表现自己的领导身份,在身后安排了一位公务员,听他吆五喝六,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还有一位领导,参加书法展览,不厌其烦地询问还有那些重要人士参加,自己的作品会放到什么位置,稿费多少。爱惜羽毛,到了如此的地步。最搞笑的还有,某组委会约稿,某书法家竟然要组委会提交请示报告。看看,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被喜剧、被滑稽到了什么程度。

唐达成离开领导岗位时,行政副部级。然而,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的职务是正部级,为此,有人建议唐达成向组织申述。唐达成却说:张光年、冯牧也是副部级,我有什么资格要正部级呢。也许,我们在唐达成这番话里看到了一位文学评论家的“愚蠢”,但是,我们也分明感受到了旧年时光里一位读书人人格的光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