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俩宝之前就听人说,双胞胎是有感应的,比如会一起生病什么的。起初我并不相信,可俩宝出生后,每次生病几乎都是同时,每次去医院把谁也没拉下,我不得不承认别人说的还真不假,至少对我们来说是那样的。俩宝现在一岁半多,悉数那么几次生病经历,记忆最深的莫过于第一次。让人难忘,让人揪心。。。。。
那是俩宝刚过百天的某日,看着外面阳光很好,就和大姐(孩子大姑)抱着俩宝,去婆婆住的地方转悠,一站多点路,我俩也没搭车,抱着孩子步行过去,在那边待了一天,傍晚又抱着她们步行回家。白天一天孩子玩、吃奶、睡觉都正常。那天晚上我抱二宝睡,姑姑抱大宝(因为母乳不是很多,又想让两个孩子都吃,就每天晚上换着抱)。
睡到半夜大宝哭闹,不喝奶,大姐一摸头有点热,赶紧叫醒我和老公。大半夜孩子发烧了,第一次遇到这事,而且家里退烧药什么都没有,我俩都慌了,我记忆里有个亲戚的孩子因为高烧最后成了傻子,所以那一刻第一反应就是:走,赶紧送医院。大姐毕竟是过来人,说:先别着急,找体温表先给孩子测一下,看什么程度,赶紧翻箱倒柜找出体温表,一测38度。怎么办?我找出家里老公买的,我还没顾上看的《婴幼儿护理》、《剖腹产母婴护理》书籍,找到孩子发烧如何护理章节,临阵磨枪,结果两本书说的内容还不一样,一个说用酒精,一个说用温水,看了一整还是不知如何。又想起三姐是医生虽然是妇产科的,想着医学常识应该懂,也就顾不上半夜不半夜的,拔了电话过去,把娃的情况给描述了一番。三姐说:小孩一般不过38.5度不用给吃退烧药,就物理降温,然后给我们说了怎么弄。(后来三姐说起这事,还感叹,那次把她吓了一身冷汗,不是因为娃的病,而是大半夜看到手机上显示家里人来电,还以为家里发生了什么天大的事。)但还是叮嘱我们注意观察,如果温度继续上升,就要送医院急诊。按照她说的,给孩子喝了些水,把穿着的睡衣解开,然后用温水在孩子的腋下、脖子,手心,脚心、大腿两侧,腿弯处一遍又一遍的擦拭,头上还给敷一块毛巾,过了半个小时,孩子可能舒服了,叼着水瓶慢慢睡着了。又测一下体温,降至37.4度。我们三个揪起的心稍微放松了一下,我又下意识的过去摸了一下二宝,额头凉凉的,睡的挺香。
大姐说降了就不要紧,熬到天亮去医院看看什么原因引起的,让我俩去睡,她留意着。因为俩宝劳累,本来我一天总是感觉睡眠不足,可大宝的突然生病弄的我睡意全无,加之着急、放不下心,所以最后在我的坚持下又换了一下,让大姐抱二宝继续睡,我看着大宝。过一会摸一下,还好一直都没再烧起。大概五点多,实在困的不行了,我小睡了大概一个小时,因为是夏天,外面天已经微亮了,大宝又哭闹了。我赶紧一摸,又很烫,一测38.8度,比先前还高,老公也被折腾起来,又给弄来温水,开始又一轮的物理降温。那晚的二宝很乖,半夜喝了次奶,就呼呼大睡,我心里庆幸还好二宝没事。
好不容易熬到八点,我和老公抱着大宝去了老公单位的附属医院,离我们住的地方不远。给大夫说明了一下大宝的情况,医生看了下嗓子,说嗓子比较红,有疱疹。又给开了化验单子,看着护士在大宝嫩小的手指上取血,疼的孩子哇哇大哭,我心疼的眼泪在眼眶打转。化验结果:病毒感染,病情为:疱疹性咽炎。要输液,啊,第一次来医院,就直接上吊瓶了。用的什么药具体不清楚,就是插针时,我真的是没有勇气面对,就让老公抱着去弄,我待在外面,听着孩子嚎啕,心揪着疼。输完液大宝的体温就恢复到正常了,但医生叮嘱还有可能再烧起来,要是超过38.5度,要给孩子吃退烧药,第二天要继续输。我还特意问了要不要给二宝吃点什么预防一下,医生说,药不是什么好东西,能不吃尽量不要给娃吃,再说二宝好着呢,回家注意把两个孩子暂时隔离开,东西不要乱用,多给孩子喝水。我们就按医生说的办了。
大宝白天一天都没再烧,但嗓子不舒服,水倒是还喝,不好好喝奶,哭闹的厉害。按医生说的,晚上又烧起来了,我一测38.2度,没超过38.5度,继续物理降温。谁知半夜二宝也开始哭闹,一摸发烧了,一测38度,真不愧是双胞胎,生病都一起,同甘共病。大姐给二宝物理降温,我给大宝弄,两孩子哭闹的不睡觉,郁闷至极,我有崩溃的感觉,就觉得心脏纠结着疼。又煎熬着到了天亮,拿上孩子的两个奶瓶、水瓶、奶粉、保温瓶、毛巾被等必用品,我,老公,大姐三个人又奔赴医院。护士、医生一看见我们,都为我们养两个的辛苦感慨。花钱多少不说,主要娃受罪,大人要操两份的心。检查结果,二宝和大宝一样的病症,都输液吧。因为两个孩子体重不一样,所以用药的计量也不一样,护士再三叮嘱,换药的时候,一定要给她们说清楚是给那个换,生怕换错了引起了不良后果。哎,双胞胎还真是麻烦大!第一次生病就以每人输液三天,花去1000多元,弄得全家鸡飞狗跳,宣告结束。我三天两夜没合一眼,顾不上喝水,随便吃点,结果口腔溃疡严重,眼冒金星。娃好了,我快倒了,但作为母亲的责任感,支撑我继续站着......
有了第一次的经验,再后来每次俩宝生病,我都坚持科学护理,不像第一次那么慌乱和揪心。顺便总了几点带宝宝的做法,希望对育儿家长有所帮助:
一、家里时常要备上两种以上退烧药,还有退热贴,以及一些婴幼儿常用药物。
二、发烧时,多给孩子喝水,这样不至于干烧,烧坏孩子。
三、去医院时,带上水瓶,奶瓶、保温杯,大多医院都备有水,但医院人多,经常是孩子要喝水的时候,水还没烧开。
四、带一两件孩子平时玩的小玩具,在孩子哭闹时可以哄哄孩子。
五、带件毛巾被或者孩子的小被子,因为孩子在输液时,容易睡觉,人在睡觉的时候体温会下降,给孩子盖在身上,以免引起再次着凉感冒。
六、带上卫生纸之类的用品,孩子要是拉肚子,或者呕吐时用得到。
经常看见有些家长,孩子一有病就着急上医院,光抱着宝宝来了,其他东西都不带,等要输液什么的,就不停的打电话给家里人,让再送来,很是麻烦。所以再去之前带上,不至于要用的时候着急。用不上,大不了再带回来.总之一句话,为了孩子,别嫌麻烦!谁让咱是父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