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的一周

标签:
生活职场 |
分类: 海归生活 |
这周都没有时间更新文章,因为工作和公益活动都特别多,忙碌了一周。
工作
先讲讲工作吧,有学生需要增加香港城市大学的专业申请,因为它的截止日期延后到五月三十一号。本来她已经申请了四个专业了,一个专业录取了但不想去,两个专业被拒,一个专业在审核中。
结果学生家长商量之后打算再申请四个专业,我跟同行聊起此事,她说申请四个专业已经够多了,而且被录取了一个还不去也是会影响再录取的。但家长说孩子从来没有出过国,不放心她到太远的地方,去香港近他们比较放心。我调侃家长说,孩子读研就一年,是不是恨不得用裤腰带把孩子栓身边啊。
其实学生已经拿到了英国的布里斯托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条件都符合了,押金也交了,而且宿舍也申请了。家长就是不放心孩子到那么远去留学,我跟家长说,布大QS排名比城大高了十名,回来找工作也是有优势的,但家长还是坚持如果可以去香港读大学是最理想的。
疫情之前,香港的本科非常难申请,而研究生还可以。疫情爆发之后,国内的人蜂拥而至,申请香港的大学人数剧增,导致水涨船高,连研究生申请难度也加大了许多。同行表示,如果只申请香港的大学的学生就不再接单了,而我的学生申请了英国的大学拿来保底,否则我也不会接只申请香港的大学的学生。客户找留学中介无非是求个心安,要有大学可以保底被录取,否则没有一所大学录取的话,中介的劳动白白付出了,而学生也会耽误了学习。
还有一位学生在办理澳洲签证,需要不断补充材料。因为今年澳洲新政出炉,有的材料需要重新填写,之前写的都作废了。幸亏学生非常配合,毫无怨言地很快把该补充的材料都发过来。有个这么配合工作的学生,真的非常幸运。
周末去给另外一位学生作留学咨询,之前在微信上已经聊得差不多了,本来家长说孩子周末忙没空的,但通过沟通之后,孩子主动要求周末见面。我根据他目前的情况给了他非常中肯的建议,其实孩子自己非常有主见,对自己将来的目标非常明确,第一次见面就感觉到孩子自信且思路非常清晰,所以这样的孩子特别适合出国留学,我私下跟孩子的父母说,这样的孩子出去会混得风生水起的。
当然,如果是性格内向且胆小的孩子出国留学一下,可以很好地得到锻炼,回国的时候可能会改头换面的,我有的学生就如此,回国之后跟换了一个人一样。
https://img0.baidu.com/it/u=2836643691,1082254159&fm=253&fmt=auto&app=120&f=JPEG?w=820&h=461
公益
这两三年来,一直热衷为暨大社区做公益,而且高调张扬地做,因为我认为一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只有牵头把邻居们团结起来一起做才是王道。
两年多来,暨大社区的志愿者活动捡垃圾和派传单基本坚持每个月一次,当然有特殊情况例外,比如疫情,暑热,下雨等情况停了几个月。
而五月二十五日,我们的志愿者活动终于有了崭新的内容,由暨大青协主办的非遗文化传承活动开展了,孩子们玩得很开心。因为有一部分照片要由青协那边提供,所以得等拿到照片之后才进行比较详细的报道。这次活动我只是作为召集者的角色,把参与的名单给青协的负责人梁同学,其他都由他们来操作。而六一儿童节那天,理工学院的追光青年志愿服务队开展光学科普活动,我的任务也是召集志愿者,然后也是由他们操作,当然我同样会参与活动。
除了志愿者活动,我还在做一件自己认为很有意义的事情,就是给新任校长写信,不是公开信,而是写好了私下给他,毕竟是新任校长得给个面子。我花了一个晚上写信,然后发给相关人员看了之后,高人指点一下,又增加了一些内容。花了一个下午到校园里拍照,花了一个晚上的时间整理照片,目前还在修改阶段,并且再增加一些照片,这样可以图文并茂。具体给校长写啥呢?暂时卖个关子吧。
暨大领导曾经说过,每一个暨二代都有一颗造反的心,但本人表示强烈反对,我们是非暨大员工,但暨大是我们的家,我们不怕扣工资因为我们不拿暨大一分钱,我们为的是暨大教工区有一个好的居住环境而已,希望不久的将来,暨大可以重新拿回那个“花园校园”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