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里
标签:
生活情感 |
分类: 情感世界 |
有人说地铁能到达的地方都不是远方,有时候长时间乘坐地铁,在地铁里学习和阅读也是一种充分利用时间的方法。
纽约
记得在纽约留学的时候,有过一段时间在地铁里做功课的经历。那时候我周一到周五上课,周末两天从皇后区乘坐地铁到布鲁克林区去餐厅做兼职收银,N和R线地铁都可以直达,只是在地铁上要耗费四五十分钟。
我就把作业带在地铁里写,书本很厚,我就拉了个小拖车装书本。刚刚从书包里拿出铅笔盒准备拿笔,一位西班牙裔冲过来要拿我的铅笔盒,并且用英文问我多少钱?我愣了一下告诉他,这个铅笔盒是一位曾经的工友送给我的礼物,我也不知道多少钱?他还是继续问我多少钱?我更是一脸懵逼了,后来才反应过来,他以为我是小贩,因为我也见过有华人穿行在地铁里兜售小玩意。我看八成是我的小拖车给他造成了错觉吧,那之后我再也不拉小拖车去乘地铁了,我宁愿背着沉甸甸的书包。
还别说,在地铁里做功课效果还蛮好的,因为地铁里人也不多,隔壁座位大多数时候都空着,所以可以把书包放旁边,然后书本也可以摊开摆在座位上,作业本摆在腿上,翘起二郎腿就可以开始写了。有时候就干脆把座位当桌子,蹲着写作业。
就这样,整整一个学期的周末都是在边打工边在地铁里做作业中度过。等放暑假的时候,我就辞去了兼职工作而去找全职工,这样可以多挣钱交学费生活费。
做全职工作的时候,上班的时间很长,所以乘坐地铁的时候依然是阅读的好时机。记得我用自己的稿费得到的购书券买过一本第一位华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高行健的小说《灵山》,就是在上下班的地铁里阅读完的。没看这本小说之前,就听老友提起过此书,她说她的中文系毕业的老友根本看不下去,我倒是认真仔细地阅读完了。
《灵山》的确不适合一口气看完的那种小说,但它的写作手法很独特,有些像散文诗一般,读来有种空灵的感觉,仿佛自己的心灵被洗涤了一般。回国的时候,行李严重超重,不敢带太多的书,想把《灵山》送给老友,但她坚决不要,我只好留在住处,看看有没有新来的室友喜欢这本书。
广州
刚回国的两三年期间,每天也是挤地铁上下班。虽然地铁里人头涌涌,但也无法阻挡我阅读。那时候眼睛没问题,喜欢看纸质的书籍。年轻的时候读中文班的时候看过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创作的长篇小说《飘》,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乱世佳人》更是看过多遍。为了追求原汁原味,我买了一本英文版的《飘》,就是每天在地铁里看完的。
后来在旧书店买了一本英文版的美国女作家路易莎·梅·奥尔科特创作的长篇小说《小妇人》,也是在挤在地铁里看完的。偶尔会有旁人很羡慕我能够看英文小说,会在旁边跟我搭讪几句,其实很多修饰性的单词我也搞不懂是啥意思,就直接跳过去,但有时候也会掏出小中英文字典翻翻。
回国三四年之后,自己开始创业,公司就在家里附近,乘坐地铁的机会便很少了,一周基本就去跳舞和养发的时候才要乘地铁。前些年开始眼睛不太好,不能够看纸质书籍了,于是就看电子书籍,再后来连电子书看着眼睛都累,便开始听书。
在地铁里,塞上耳机,可以怡然自得地听自己喜欢的各式各样的文章,当然也是转换成为微信听书的模式,也会追着听自己喜欢的长篇小说。自从听书以来,小说的阅读量猛增,尤其是去年听过的书籍已经来不及写心得了。
地铁里,已经成为了一个阅读的好场所。无论多么拥挤,只要塞上耳机,想听什么书就听什么书。

以下信息来自百度:
《灵山》
《灵山》是法国华裔作家高行健创作的长篇小说,从1982年夏开始创作至1989年9月完稿,历经7年。
该小说讲述主人公——“我”误诊为肺癌,偶然在火车上听说有一个能治疗癌症的灵山,于是“我”便启程寻找的故事。《灵山》根据作者在中国南部和西南部偏远地区漫游中留下的印象而作。主人公看似在寻找灵山,实则描述了一个人内心追求的心路历程。
该小说中的“我”,在一万多公里的旅游中,见证到了大西南和长江流域的多种民俗,在这个过程中“我”得到各种性灵感受和禅悟。
《灵山》全书共81章、40万字。高行健凭著该小说获得2000年诺贝尔文学奖。
《飘》
《飘》是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创作的长篇小说,1936年首次出版。
《飘》以19世纪60年代美国南北战争和战后重建为背景,以女主人公斯嘉丽的爱情纠葛和生活遭遇为主线,着力刻画了姿色迷人、聪明能干的大庄园主女儿斯嘉丽这一不屈不挠进行奋争的女性形象,并生动形象地再现了美国南部种植园经济由兴盛到崩溃,奴隶主生活由骄奢淫逸到穷途末路,奴隶主阶级由疯狂挑起战争直至失败灭亡,奴隶制经济终为资本主义经济所取代这一美国南方奴隶社会的崩溃史。小说在描绘人物生活与爱情的同时,还勾勒出了南北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层面的异同,具有浓厚的史诗风格。
1936年,作品正式出版后,其销售情况立即打破美国出版界的多项纪录,并获得普利策文学奖和美国出版商协会奖。改编而成的电影《乱世佳人》,一举夺得10项奥斯卡大奖,成为电影史上经典名片。半个多世纪以来,该小说一直位居美国畅销书的前列,并被译成几十种文字,在世界各地畅销不衰。
《小妇人》
《小妇人》是由美国女作家路易莎·梅·奥尔科特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868年。
《小妇人》是一部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以19世纪美国新英格兰地区的一个普通家庭四个姐妹之间的生活琐事为蓝本的带有自传色彩的家庭伦理小说,是一本以女性角色为主,强调女权意识的半自传体小说。生动而细致地描写了马奇家四个姑娘的性格、爱好以及成长过程。小说受到当时的大思想家爱默生的影响,强调了个人尊严与自立自律的观念;内容平实却细腻,结构单纯而寓意深远,富有强烈的感染力。文中注重表现女性意识,宣扬美好品质。小说反映了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小城镇的社会风貌和作者心目中的真善美,人物性格鲜明,感情真挚动人,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