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大最温暖的门
标签:
情感生活杂谈 |
分类: 海归生活 |
暨大有好几个门:大气的正门是南门,偶尔朋友开车送我回家就走这个门;端庄的北门几年都不会走一次,因为它离开我家实在太远了;人气旺盛的西门走得比较多,尤其是晚上超过八点回家几乎都走此门;华医那边的门,一般是帮老妈拿药或者带她去看病的时候走;陶育路的花园门,走的也很少;连接大菜市场的羊城门,搭乘地铁的时候最方便,可以省掉五六分钟的路程,只不过此门环境比较差,但是它却是让人感觉最温暖最像回家的门。
羊城门进来的左手边有个保安亭子,两边靠墙的地方之前都是保安种的各种各样的花花草草,有的塑料瓶子剪开一半被挂在墙壁上,也种上了各式各样的植物和鲜花。那时候进来羊城门,就有一种温馨像回家的感觉。
可惜2019年实施垃圾分类之后,羊城门旁边设置了一个垃圾回收站,大多数的花花草草自然是没有了地盘。尤其是疫情爆发之后,门口开始设置了机器通道,几位保安就坐在旁边,每天闻着恶臭的垃圾,尤其是夏天的时候,天气炎热,味道就更大。虽然我写过好几篇文章报道,希望大学把垃圾回收站设置在靠里面一些的角落里,但是这个恳求一直没有下文。
虽然羊城门的工作环境比较恶劣,但是那里的保安却是最热情最有人情味的。因为这个门走的大多数是校内居民,所以保安们认识大部分的人,大家见面都彼此会打招呼。当然,最热心的保安莫过于阿雄。
几年前,记得有一次我拉着小推车去菜市场买了很多东西,进羊城门是需要走几阶台阶的,一位保安笑眯眯地跑过来帮我把小推车拉了上去。自从那次之后,每次经过羊城门,都会跟他打招呼。后来跟父母聊天说起这位保安,他俩都知道是谁,还说他也经常帮助他俩的。
一直不知道他叫啥名字,后来我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报道大学教工区的环境卫生的时候,他关注了我的公众号里,我才知道他叫阿雄。跟邻居们说起他,很多人都认识他,不知道他的名字但是知道他这个人,就是那个见谁都打招呼,喜欢帮助他人个子不是很高的保安。
我们邻居有好几百人的大群,大家一致认为羊城门的保安是最有人情味的,进了羊城门最有回家的感觉。
又:
感谢各位坚守暨大各个校门的保安帅哥们,你们辛苦了,尤其是疫情期间,你们认真负责,兢兢业业地工作,给我们暨大居民带来了很大的安全感。
但是希望保卫处的领导对于住在暨大校内的居民们,有一个应急的措施,尤其是在疫情期间,比如手机坏了,可以用身份证扫描一下便可查到居民的相关信息,这个方法在地铁里的保安会用的,能否也可以普及一下;万一手机丢了身份证也丢了,报一下身份证号码,在系统里查一下居民的信息,核对一下也可以放行,毕竟暨大是居民的家;另外,现在停止办理外来人员入校的手续,这个给部分家里有老人和小孩需要照顾的家庭带来了极大的困扰,暨大教工区以老人居多,如果不允许外来人员进入,万一没有人照顾的老人家发生意外,请问一下谁负这个责任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