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宅男,有人这样评价我。想想这也确实,不稀奇,不还有那么多的“居里夫人”嘛!不是我可以要做宅男,外面的世界固然很精彩,可外面的世界同样很无奈!西安市区很繁华,同学几乎每个周末都去玩,西安给我的印象不太好,特别是治安方面:坐个公交车,就有可能钱包被盗手机被盗,并且没几天,不是这条街道发生车祸,就是那个小区发生命案,很没有安全感的!所以说少出门还是对的,不过不要发生地震之类的情况。
寒假在家也是一样呆在家里做宅男。原本计划写一篇小说,谁知刚展开工作,电视剧的启示和朋友的意见告诉我:我的故事支架不妥,横向人物太少,纵向时间跨度太大。只好放慢速度,从头思考来写!
看了几本书。《一世枭雄
张作霖》,一个混混成长为一方军阀的非凡历程;《倾城之恋》,张爱玲的文字特别擅长于细节描写,短小的故事在她的笔下读起来很细腻,只是那个时代的故事和我们有很远的代沟:《开国元帅》,十大元帅从基层中到开国元勋的生死经历,他们能当上元帅,有多少人付出生命,正如其中一位元帅说的,这个荣誉应该属于他们那些死去的上司们!
还有几部电视。《雪豹》,热血男儿的救国救民事迹;《铁梨花》,一个民国故事,女主人公的反抗精神,生死兄弟般的情谊,感人至深;《神探狄仁杰》和《包青天之七侠五义》同为侦探历史剧,我还是比较喜欢前者,我很佩服钱雁秋的思维逻辑,环环相扣的悬疑,很有悬念,后者有过度的细节累赘,让人视觉疲劳;《我是特种兵》的叙事风格我很欣赏,只是有些情节离奇得都不符合实际了;《你是我兄弟》只看了一部分,邓超在火车站送董洁从军的过程,很有男人味!
生活中还是有很多意趣相合的人。
浙江卫视的《爱情连连看》节目中,有一位男嘉宾,是38岁技术工人,喜欢文学,辞掉工作专门写小说,他的生活依靠父母的收入来维持。老爸和老姐笑我我就是下一个他,是个悲剧,还说他像是我的朋友,因为他现场说了一句和我以前说过的一句话大意相同:固执与执着的区别在于一件事你是否坚持己见做成做好,成功了别人就会夸你执着,失败了别人就会认为你固执。我的下场至少会比他强,我还很年轻!
还有一个,是我假期唯一一次不宅在家的时候。我去远方亲戚家参加别人的婚礼时,我在一位老乡家过夜,聊天时知道他们的儿子在外面打工,每月月薪1800。他除了工作就是上网读书,买书看,并且一直在写小说,他的工资基本花在买书上面了。是个文学爱好者,我们应该交朋友,可惜我没有要他们儿子的联系方式!看到亲戚的婚礼,一时间产生羡慕之意,新郎新娘,多么幸福的称谓,只是明天他们就成为老公老婆了!一念间,新旧更替,幸福还是会永恒的!又想起在大年三十晚上,本来全家人都已经睡了,老爸突然起床给我取了200元钱做压岁钱,我一时纳闷,我都这么大了还压压岁钱。老爸笑着说:“压着保佑让你下学期回家时能带个女朋友回来!”我一时无语:我未尝不想带个女友回家,可是,那种幸福并不是由我一个人定义!我的幸福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