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实拍实记:“复活节”在中国

(2011-04-29 01:38:02)
标签:

实拍

实记

复活节

中国

文化

分类: 宗教文化
实拍实记:“复活节”在中国
文/徐宪武

    对于国人来说,知道“圣诞节”的远远要比知道“复活节”的多,这是因为中国人对外国宗教的了解绝大多数还是停留在对节日氛围的最直接感觉,从这一点来说“圣诞节”远远要比“复活节”带给国人的更浓烈、更新奇!事实上,对于基督徒来说,“复活节”的意义远比“圣诞节”重大,因为对于基督徒来说:没有耶稣的复活、没有宗徒们的见证,耶稣所宣称的“救世工程”就沦为了一句空话,《圣经》也就沦为了一本仅是流传久远的民间故事而已!对基督徒来说,耶稣的复活显示了他有胜过死亡的能力,因此跟随他,也只有通过他,人类才有永生的盼望!今天笔者将通过实地、实景、实拍、实记和大家共同来感受一下在中国庆祝的、来自西方的宗教文化!

    “复活节”,英文叫Easter,在欧美各国是仅次于“圣诞节”的重大节日,大多会有四天的假期:从周五一直到下周一,可见其重要程度。人们将每年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定为“复活节”,如此算来每年的日期都不固定,大致在3月22日至4月25日之间,今年的复活节尤其比较靠后,竟然是4.24日。

    近来一直忽阴忽晴、忽冷忽热的北京,在4.24日这天却出奇的好,风和日丽、绿意盎然、鸟语花香、万紫千红,一切都在彰显着春天的力量、彰显着生命的力量!

    笔者一行早晨7:30左右就来到了南堂。南堂又称“宣武门天主堂”,正式的名称又称为“无玷始胎圣母堂”,是北京国际堂区、北京主堂,是北京城内建造的第一座教堂,是北京乃至全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天主教堂,承载着中国天主教四百年历史的沧桑巨变。是明万历33年(1605年)由意大利利玛窦神父所修建,几毁几修,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光绪三十年(1904)重修的风貌。南堂的大门不像其它教堂那样用西洋门,而是用了中式三开间大门,中式大门加西洋式教堂是南堂的一大特点!南堂有三进院落,中式建筑的大门占据了教堂的第一进院落,其后的东跨院为教堂的主体建筑,西跨院为起居住房。

    这是刚入大门的第一进院落(图):

http://s14/middle/64330055ta1fe04fcaa9d&690&690


    看:人山人海、川流不息,有虔诚的基督徒们,也有前来观光游览的“客人们”;有中国人,更有外国人;有年轻的,有年老的,更有襁褓中的婴儿……络绎不绝!瞧,镜头稍远处的塑像,正是利玛窦神父的塑像,身着明朝朝服,正对大门,其身后则是西跨院。

    转过视线向右前方看过去,则是南堂著名的圣母山(图):

http://s10/middle/64330055t769966e1bba9&690&690


    圣母山是天主教信徒参拜的重要场所,纯白的圣母玛利亚雕像下的石头上写有“万福”字样,颇有些中西合璧的意思。四周鲜花环绕、绿意盈盈,游人驻足,信徒跪拜!让人禁不住赞叹:好美丽的一处圣地啊!

http://s10/middle/64330055ta1fe04a11869&690&690


    这是圣母山前的献仪箱(图)。

    再往右侧,跨过月亮门就是教堂所在的东跨院了,主体建筑是典型的西欧巴洛克风格,高大的十字架镶在教堂顶端,不需进内就能立马感受到那庄严肃穆的气势!(图)




    西洋建筑风格给了我们不同的感观,其精雕细琢、独具匠心,整座教堂看起来雄伟挺拔,洋溢着强大的艺术魅力!红色醒目的两个字“复活”一下子映入眼帘,令人肃然起敬!即使不是信徒的观光者们,在这里也能一下子融入到氛围当中,双手交叉胸前等待着接受神父的祝福!

    教堂前方近门口处立的是方济各•沙勿略的塑像,圣人在去世前几经周折终于登上了我国南海的上川岛,为天主教在中国的福传开创了先河,后被奉为传教区主保!(图)

 



    在圣人塑像这张图里,我们能够看到周围密集站立的人群,这是因为教堂容纳不下所有的人,大家只好都站到院子里啦。教堂门口的立柱上悬挂着弥撒直播大屏幕,时不时地传出神父讲道的声音。虔诚的信徒们立在院子里,时而下跪、时而起立,全然不在乎站立的疲倦和下跪时砖地的冰凉,要知道大弥撒的时间一般都在1个小时以上。当弥撒进行到“领圣体”的时候神父会出来为院里的信徒们“送圣体”,对于前来观光的非信徒们可以将双手交叉于胸前接受神父的祝福。

    跟着镜头走,让我们看看教堂内的实况。由于笔者实在不想打扰虔诚的基督徒们和严肃庄重的仪式,所以拍照的时刻只选在了信徒们领圣体期间。
http://s6/middle/64330055ta1fe04789785&690&690

 
    这是神父先为刚刚受洗的小朋友们“送圣体”,神父身后是正面祭台,上面高高悬挂着“圣母无染原罪” 圣像(图)。

 
http://s16/middle/64330055ta1fe0493ed6f&690&690


    这是神父为以前领过洗的并已做告解的基督徒们“送圣体”(图)。

http://s3/middle/64330055ta1fe03dac4e2&690&690


    这是教堂左侧祭台供奉的耶稣基督圣像(图)。

http://s11/middle/64330055ta1fe03dff4aa&690&690


    这是教堂右侧祭台供奉的若瑟圣像,站立的人群是排队准备去前面“领圣体”的信徒们(图)。

    圣母、耶稣、若瑟合称为“圣家三口”!

http://s3/middle/64330055ta1fe04ef9912&690&690


    这是现场维持秩序的信徒志愿者们(图)。

http://s10/middle/64330055t769966c7c939&690&690


    这是参加弥撒的外国朋友:母亲和两个孩子(图)。

    弥散的整个程序当中,领圣体前有一个环节是互祝平安,所有的朋友们包括信徒和非信徒都要拉起手来表示团结、友爱,之后互相鞠躬祝福对方,如此很容易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笔者有感于此:我们的企事业单位在组织团体活动时是否想过借鉴类似的方式呢?

    对于没有去过南堂的朋友,我们只有通过照片来感知了。瞧,那水磨石纹路、那精致砖雕,那木刻浮雕、那镏金花纹、那漂亮的水晶灯、那高而美丽的穹顶……恐怕到场的任何人无不赞叹南堂建筑的富丽堂皇,这座古老的教堂其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时至今日依然毫不逊色、让人震撼! 
 
    弥撒“礼成”的时候,神父让大家感谢一下“唱诗班”的所有成员。瞧,他们在二楼,是他们为大家演奏了美妙动听的音乐,领唱了一首又一首优美的圣歌(图)。

http://s14/middle/64330055ta1fe03af2b2d&690&690


    对了,“复活节”的彩蛋恐怕很多人不是很清楚。这是一大习俗,由于笔者离祭台较远,没有看到南堂为受洗儿童准备的彩蛋礼物,所以从新华网搬来一张图片与大家分享(图):


    彩蛋就是涂成彩色的蛋,是复活节最典型的象征。因为蛋具有孕育新生命的意思,所以象征着生命的开始和延续!后来基督教徒又赋予蛋以新的涵义,认为它是耶稣墓的象征,生命就是从蛋壳中挣脱出世,正像“耶稣复活、走出石墓”,因此蛋在复活节就具有了更特别的意义。在复活节,普通民众间也可以互赠彩蛋,已成为表达友谊、关爱和祝愿的一种方式。

    从教堂出来的时候,我们一行人又去了大门口右侧的圣物组,在这里信基督的人可以买到《圣经》、圣像、十字架等圣物,笔者将墙上挂的拍了一些和大家分享(图):

    最后,笔者一行离开时已近中午。此次南堂行,碍于宗教礼仪拍摄的照片少了点,但我想还是可以给没去过的朋友提供一些参考的,希望此文有助于大家能够更为深入地了解宗教文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