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高人为峰:自我实现与现代管理

(2016-08-08 18:28:15)

山高人为峰:自我实现与现代管理

 

2016.08.08

 

文∣王家骢

 

明德学堂王家骢:周一了,咱们聊个啥话题?

 

群友:好呀,自我实现?您前天的话题,如何?

 

明德学堂王家骢:好啊。这可是个大话题,如果不提出一些问题,把话题中的“题”字去掉了,就成“大话”了。虽说“大话自我实现”也不错,但总不能落地。

 

要想实现自我,首先就得问“我是谁?”。否则,不知道我是谁,如何实现自我呢?所以先要讨论一下“我是谁?”

 

“我”是总经理吗?“我”是人力资源总监吗?“我”是父亲吗?“我”是母亲吗?“我”是儿子、女儿吗?

 

答案是“也是,也不是”。

 

我认为,当问“我是谁?”时,问的是我们的身份。总经理,人力资源总监,父母、子女,这些都是我们的角色,不是我们的“身份”。我们的身份是什么呢?人的身份只能有一个,例如,我们只有一张身份证。但是在不同环境和人际关系中我们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

 

我认为,我们的身份是“人”。自我实现应该是让自己成为“人”。如何成为人?

 

人非生而为人,乃修炼为人。通过什么手段修炼为人呢?这又是一个问题。

 

纵观人类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可以得到答案。人是通过劳动进化为人。人的进化又是从使用工具,创造工具开始的。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人类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也有人称之为社会。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知识社会。在不同的社会阶段,人的劳动内容不同,使用的工具也不同。而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创造和使用工具。

 

最早的劳动是采集、狩猎,然后到耕织,工具是双手和肌肉,锄犁与纺车。然后到工业社会。机器的力量替代了肌肉的力量,机械替代了双手。现在的劳动-起码对一部分人来说 - 是管理。管理是使用知识。大脑的力量(brain power)替代了机器力量(machine power)。管理的工具是知识、是信息。

 

现在人的劳动是在组织内完成的。但是组织是什么?组织该如何为员工提供劳动机会,让他们可以成为“人”,就是管理的问题了。这也是为什么德鲁克说“管理是博雅艺术”(managementis a liberal art),liberal art是将现在人从某种束缚中解放出来的艺术。

 

管理是要人脱俗。让一个俗人成为纯粹的人。脱俗需要有平台有手段。平台是企业,手段是自己那份工作。脱俗需要坚持,需要不懈的努力,这也是工匠精神。

 

如果企业管理可以做到这些,那是最高水平的管理。

 

在德鲁克之前,大多数管理关注的是事,将工人视为机器的零件。德鲁克关注的是人,是人与机器如何和谐相处。生产流程必须符合人性的特点,机器设备要适应人,而不是人适应机器。这也是为什么德鲁克的管理被称为“人本主义”的管理。

 

人之初,性本善”。成为人,就是要体现人性善的一面。邵明路先生说的最到位,他说“管理的本质是调动人的善意”。

 

群友敏儿的观察也非常到位,她说“德鲁克的管理是一种哲学”。这种观察是对的,因为哲学是关于人生的思考。

 

尽管德鲁克本人不愿意使用哲学这个词,他认为这个词太大,太张扬,但是他的的确确是在讲哲学,一种实践的哲学,不是“智”的哲学,更不是如何“赚钱”的学问。

 

如果我们能够换个角度读德鲁克,不是从“实用”的角度去读德鲁克,我们才能够真正读懂德鲁克,才能够将他的思想拿来指导管理的实践。企业管理好了,钱会自己找上门的。利润是检验管理水平的衡量标准。

 

回到今天的话题。马斯洛说“Whatever a man can be, he must be”。一个人可以成为谁,他就一定会成为谁。一个人想成为人,那他就一定可以成为人。实现自我就是通过做好自己的那份工作,做到精益求精,不见异思迁。坚持做自己,哪怕是坚持每天发一条微信,“每天七点德鲁克”,如徐保国群友那样的坚持,怎么不会实现自我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