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明德微讨论】新常态下,如果你还在强调销售,你就Out啦!

(2016-06-01 07:48:29)

【明德微讨论】新常态下,如果你还在强调销售,你就Out啦!

 

2016.05.31

 

文∣王家骢

 

【编者按语:营销与销售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需要不同的技能。 当今社会,新常态下,企业到底应该学习,提高哪个技能?营销还是销售?

 

很多企业还在学习销售技巧类的课程。将产品卖出去,是销售的目的。本来无可厚非。然而,现代管理之父德鲁克说,好的营销可以让销售变得没有必要。企业该怎么办?明德学堂就这个话题展开了讨论。 以下是讨论的部分内容。】

 

昨天大家对于营销这个话题做了热烈的讨论。 就我感受到的一些问题发表一点点看法。

 

明德学堂的初衷是“普及”管理知识,其重点在于普及而不是深化改造管理知识。普及的目的在厘清一些基本概念。概念清晰了,思路也就有了。有必要将营销的基本概念说清楚。

 

顺便说一下,我1991-93读MBA时,主修的内容是营销。因为当时的老师也没有将营销的目的讲清楚,所以听得一头雾水。虽然讲了一大堆成功案例,而直觉告诉我这些案例都是在忽悠人。没有好的老师,很难对一门课产生兴趣。由于对营销没有什么好感,学完之后就再也没有从事这方面的工作。

 

那个时候,甚至现在,北美的大学是不讲德鲁克管理思想的。后悔没有早早接触德鲁克的思想。在读了德鲁克的书之后,我才对营销有了新的认识。

 

昨天我在群里说过,营销之父科特勒认为德鲁克才是现代营销学的鼻祖。德鲁克的营销理念与当下流行的理念完全不一样。现在流行的营销方式叫“病毒营销”,“事件营销”。借助互联网的力量,信息可以像病毒一样散布。

 

借风飞上天的猪还是猪,病毒传播最终还是病毒。事件营销,其结果可能产生一点轰动效应,但是未必带来销售的增长。例如,这几天在网上被诟病的那个将黑人洗成帅哥的广告。从功利的角度看,或许它吸引了很多眼球,是否能够将点击率转换成销售额我们就不得而知了。即使从“病毒营销”、“事件营销”的角度看这个广告也不能算是成功。它可能提高了一点知名度,给企业乃至国家带来的负面影响远远大于赚得的那几个眼球。要知道,不是所有的知名度都是有价值的知名度。

 

任何一种思想的出现都是有其背景的,营销亦是如此。为什么中国现在要用营销而不是销售手段来增加收入?简单地说,是要适应市场的变化。

 

中国的市场已经发生重大的变化,而经营者们的理念依然没变。在过去几十年中,中国的市场已经从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可是习惯性思维依然占主导地位。

 

什么是卖方市场呢?商品供不应求时,是卖方市场。卖方市场以生产制造商为主导。因为商品匮乏,只要能够生产出产品,价格相对合理,就不发愁东西卖不出去。消费者没有其他选择。

 

任何一种商品的需求都是有极限的,人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的。随着经济的发展,产能的增加,市场发生了变化,消费者的需求发生了变化。以前热销的商品现在未必卖得掉。

 

市场从供不应求变成供大于求。这个时候的市场是买方市场。买方市场的另外一个特点是替换市场。

 

什么是替换市场呢?举一个例子。我有一台电脑,目前这台电脑的基本功能还能够满足日常工作的需要。虽然有些破旧,但还可以用一至两年。

 

这台电脑当年购买时需要8000元。如果有一台新电脑出现了,所有功能与我手里这台电脑一模一样,只是价格上便宜了50%。我会不会将原有的电脑扔掉,去买一台同样功能,只不过看起来新一点的电脑呢?显然,有正常思维能力的人不会这么做?

 

在什么情况下我会考虑换掉现有的电脑呢?

 

那一定取决于新电脑是否有新功能,是否可以为我提供新价值,满足我的新需求。价值由谁来确认?显然不是厂家,而是消费者。

 

德鲁克的所有管理思想都是围绕满足客户需求而提出来的。

 

为什么说现在企业还没有意识到市场的变化?还在用卖方市场的思维指导管理?通过销售课类依然是最大的培训课程就可以看出来。

 

很多企业的老板认为,产品滞销,那是因为销售人员的销售技巧不好,提高了销售技巧,销量就可以增加。如果还见不到效果,那就采取忽悠的手段。但是忽悠依然无法提高销量,于是加大忽悠的力度。这就是我们可以看到的忽悠手段无所不用其极的背后原因。

 

中国亟需好的营销思维。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尚未见到好的营销课程。一些所谓的营销专家,充其量不过是将高级销售。因为他们很少强调从客户的角度做设计,做创新,做市场营销。

 

营销已经不再是简单地做好广告,做好产品设计。它已经发展成为全面的综合管理。更确切地说,营销从一开始就是综合管理。


早在二十几年前,西方已经进入设计思维,营销创新阶段,而我们还停留在销售创新阶段。这个差距可不是一星半点的,而是差了好几个能量级。如果你还在玩销售,那你就真的out啦!

 

营销创新,设计思维要求企业从三个角度思考如何将产品卖出去的问题。要找到创新的“甜蜜地带”(Sweet spot)。甜蜜地带是技术,商业模式,客户需求三者的交汇点。

 

设计思维要求企业管理者走出办公室,深入社会,拜访客户。但是现在的企业有几家是如此做的呢?闭门造车,很难设计出客户需要的产品,如果客户不需要,再好的销售手段也无济于事。如果企业做好了营销,销售技巧如何是无关紧要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