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的力量
(2013-04-15 11:23:46)(2013.04.15)
(注:企业管理的关键在于能否提出正确的问题)
一位美国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来证明提问的方式和问题的内容如何影响人的思维。在一个有六七百人的大教室,他在屏幕上打出一张图画的幻灯片。该图片中有校车,校车里有几个孩子。图片的背景由各式各样的几何图形组成,如正方形,菱形,三角形等。然后,他要求学生用三十秒的时间数出共有多少个几何图形。三十秒过后,他问学生“共计有多少个几何图形?”,答案从6个到110个不等。然后心理学教授又问:“校车里有几个孩子?”除了个别学生说出答案外,几乎所有的人都诧异地问:“什么孩子?”“哪里有校车?”由于问题的导向大多数人忽略许多重要的事实。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一个问题的提出会引导人们的注意力,甚至将注意力引向关注那些不重要的事实。在生活与工作中有多少人将自己的注意力,精力放在了错误的、不重要的方面?津津有味地追逐那些根本不重要甚至是错误的东西?更糟糕的是,有些人还会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将这些错误的思维方式传递给他人?
前几天一位政府前高官在一所著名的大学演讲“管理是什么”(大致是这样一个话题),讲了很多自己的“成功经验”,并很用心地将这些经验总结成理论与企业的高管分享。他提出了三条经验,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二是少管多理;三是体制为效率的基础”,并强调“用制度组成合力,用机制创造活力”的理论。我相信这位官员是认真的,我也相信他是真心想帮助企业的管理者做好管理。我一点都不怀疑他的意图。但是我质疑他引导思考的方向。
该高官提出了两个基本问题:1)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效率是否仍然是第一重要的?2)高效率的机制是否能够创造活力?
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有必要定义一下什么是效率?什么是效能?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效率是正确地做事,效能是做正确的事”。如果说效率是跑步的速度,效能则是跑步的方向,一旦方向反了,跑步的速度越快离目标就越远。一个重要的事实是:效率已经不是企业管理追求的主要指标。在工业化时代效率无疑很重要。在知识或信息时代,效率已经变得不那么重要。效率问题是图画中的几何图形,效能是图画中的小孩子。管理已经到了需要关注小孩子或者是人的时代,然而我们高管仍然在关注几何图形!
高效率的机制是否能够创造活力?答案是:否。高效率的机制必然是机械的,不灵活的,没有弹性的。这样的机制效率才能够高。铁路是高效率的机制,但它非常的不灵活,稍一灵活就会出大事故。“有效的机制”与“活力”是自相矛盾的说法。语言很漂亮,但是没有任何的实用价值。
那么为什么政府官员和企业的高管非常赞同“效率”,“机制”的说法?为什么这种思维有那么大的市场需求?其背后的原因是“控制”。高效率就一定要加强控制。我们的企业管理者太过于强调控制。君不见最流行的对管理的定义是“计划、组织、协调、控制”?新的问题是:现代企业管理是否能够控制的住?如果企业是由人组成的,又有谁愿意被控制?
企业管理要解决的是效能,不是效率的问题。可以说中国的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效率是非常高的。“令行禁止”体现的非常充分。一纸红头文件下达,企业上上下下都会动起来。但是很少有人问真么做为什么?有没有必要?或长期的结果是什么?
本文的目的不是批评,而是建议大家学会提出正确的问题。企业管理的关键不在于是否有好的答案,而在于能否提出正确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