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管普公众平台的一点说明
(2013-03-15 08:48:43)(013.04.15)
昨天开通了这个平台,但是总觉得意犹未尽,还需要对这个平台再说点什么。现在再做一个补充。
所谓管普,顾名思义,就是管理知识普及。有人问:管理知识需要普及吗?我认为管理知识大有普及的必要,因为与管理相关的知识远远尚未成为一种常识。在中国,我们亟需将管理知识变为一种常识。
什么是常识?百度百科给出这样的解释:普通的知识;众所周知的知识,一般的知识。一是指与生俱来、毋须特别学习的判断能力,或是众人皆知、无须解释或加以论证的知识;另一意思是指对一个理性的人来说是合理的知识,即“日常知识”
。
无论从哪个层面或角度来说管理的知识在中国都尚未形成常识。首先,管理知识不是与生俱来的知识,它需要从管理的实践中获取。关于什么是管理、什么是管理的知识需要一番论证,而人们仍然在争论。君不见,到现在人们还在为管理是科学还是艺术展开辩论?从各类与管理相关的书籍、文章和流派来看,似乎对于管理到底是什么还没有形成定论。其实不然,管理是什么已有定论,只是并非人人皆知而已。
关于管理是什么早已有定论。德鲁克在1954年就已经明确指出,管理既不是科学,也不是艺术,“管理是一种实践”,“管理的核心是人”。管理所需要的知识则是人文社会学科的知识。今几十年来,我国教育对人文社科知识的普及重视程度是不够的。人文社会知识的欠缺,已经给中国企业的管理带来了严重的问题。
普及管理知识的目的在于提高管理者的综合管理水平。提高管理水平的社会意义重大。在当今社会,也许只有管理为我们提供了一些社会改造的途径和方法。
《马斯洛论管理》一书的作者,亚伯拉罕马斯洛曾经这样写道:“以最简单的方式来说,对人类劳动生活和他们谋生的方式进行合适的管理,可以改善他们,并改善整个世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合适的管理就是一种理想化的、或称革命性的技巧。”(见《马斯洛论管理》第18页)德鲁克、马斯洛以及其他以人道主义心理学为基本原则的管理学家都将管理看作是改造社会,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管普工作要做的几件事情:1)了解人和人性的特点;2)了解人的激励因素并提高激励员工的技能;3)提升领导力;4)正确地做决策。
我们将利用管普公众平台为大家普及这些方面的知识。
前一篇:管普公众平台发刊词
后一篇:梅贻琦校长论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