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柯罗的《孟特芳丹的回忆》

(2010-06-01 12:47:04)
标签:

美术

作品

欣赏

热爱

柯罗

法国

风景画

杂谈

   

http://s11/bmiddle/64308e01t87f0b28bc87a&690

   

     从1828年起,柯罗开始在法国各地旅行。这时他所创作的风景画无论在诺曼底、庇卡底,还是勃艮第以及巴黎附近所撷取的风景题材,都充满着一种抒情味。许多作品显示了写生准确、调子明朗的特色。但这些风景佳作一度也不受沙龙的欢迎。学院派的传统审美观是偏嗜历史寓意,景物中要求有严肃的人为的暗影,色彩可以虚构。而柯罗所强调的是个人对景物的亲切感受。无论景与人在他的画上,都具有梦幻般沉思的特色,一切自然之物都被笼罩在透明的薄雾之中,如他的《别尔丰城堡》(1850~1860年作)、《干草车》、《阵风》(1865~1870年作)、《林妖的舞蹈》(1850~1851年作)、《湖上风光》、《女人和牛》(1860~1870年作)、《杜埃钟楼》(1811年作)、《芒特的远眺》(1865~1870年作)等就是这样。 

    这一幅《孟特芳丹的回忆》,就是他晚期最成熟,也是最具代表性的风景杰作之一。孟特芳丹位于巴黎以北桑利斯附近,柯罗当年曾涉足那里,感受过那一片花园景色的美。这幅画就是艺术家对这一美景的回忆。画面展开在湖边森林的一角,晨雾初散,清新的林地与湖面的水气构成一种温暖湿润的大自然感觉。右侧一棵巨树占去画面约五分之三,对面一棵小枯树与它相呼应,加强了画面的平衡感。树枝朝着一个方向倾斜,显得和谐而富有节奏。两树的中间显现平静如镜的湖面。和煦的阳光从树叶间散落到草地上,点醒了四处绽开的红色小花。一个穿红裙的妇女面朝着左侧的那棵小树,仰着头举起双手采摘着树干上的草蕈。在整幅画上,这三个人物显得生意盎然。画家虽把他们都处理在一边,但却疏密有致。柯罗画风景,常常喜欢在前景画上几棵柔弱斜倚的树枝,来加重画面的抒情性。如这幅画中左侧的那棵小树,也属这种情况。你看那小树歪扭的姿势,显然是由于微风的长期吹拂所造成。它倾斜的枝干更显出婀娜多姿的舞蹈美,给整幅画凭添了无限诗意。妇女的红裙与头巾是全景的最强音。细细品味此画,观者几乎可以听到细枝与树叶的瑟瑟声。这种大自然的情趣绝不是梦幻却胜似梦幻。画家完全用暖色铺染画面,整个色调显得细声细语,没有激情,只有和谐。如果没有画家对自然美的强烈感受,是难以给人们留下这么多难忘的印象的。这是一幅理想的风景画,也是一幅真实的抒情画。 热爱自然是画风景的首要条件。柯罗十分热爱大自然,他曾说:”艺术就是爱”,”当你画风景时,要先找到形,然后找到色,使色度之间很好地联系起来,这就叫做色彩。这也就是现实。但这一切要服从于你的感情”。这简短的几句话,也许正是柯罗的风景画的全部秘密所在。 柯罗一生还未体验过渴求订件或拼命赶制的心情。他的后半生没有卖过一件作品。一旦下雨,他就安心等待天晴之后再去写生。他喜欢明朗的晴天。在他看来,写生之作只是为在画室里创作所作的素材准备。这说明,柯罗的风景画之魅力,不是由于他面对写生,而是他从生活中提炼出他所发现的美。 《芒特的远眺》有42× 55厘米大,现藏法国兰斯美术馆;《孟特芳丹的回忆》作于1864年,有64×88厘米大,现藏巴黎卢浮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