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石伽爷爷

(2011-07-19 09:15:49)
标签:

石伽

宋体

身外之物

山水画基础

墨竹析览

杂谈

     在中国画坛上有着“竹王”美誉的申石伽和我的爷爷是世交又是亲家,父亲和姑妈年青时都师从石伽学画,当爷爷把我送去学画时,我自然就是石伽的徒孙了。

   从书法到绘画,从古文到诗词,石伽爷爷亲手为我开启了一扇艺术之门,他对我说:“不管你长大后做什么,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一样不能少,它是一笔财富让你受用一辈子。”就这样 每周一次,我抱着一卷卷临摹的毛笔字走进愚园路上一间12平方米的亭子间,从房门到画桌一共走六步,石伽爷爷把这间屋子起名为“六步斋”。

文革开始后,石伽爷爷一夜之间被打成“牛鬼蛇神”,一生致力于国画教学的他开始门庭冷落了,有革命群众的监督,大部分学生都不敢上门了,而我因为是亲戚又是一个小孩,所以前去按门铃不太引人注意,为了不惊动邻居,奶奶总是悄悄地把钥匙从三楼窗口用一根绳子吊下来,而我又只能掂手踮脚地走上那个狭窄的楼梯。虽然身心备受摧残,石伽爷爷手中的那支笔却不曾停下 ,“六步斋”的墨香里,我们一老一少聊得最多的还是画,舞台上的芭蕾,戏剧里的水袖,风卷的残云,雨雪的情愫都能触动他对大自然中竹子的想像。北窗下的他,宣纸一铺,笔锋一转,无论是飘逸玉立的风竹,葱翠欲滴的雨竹,还是寒中带暖的雪竹,清劲挺拔的晴竹,一切在他的笔端活现出来。 我为这种唯美的情怀所感动,更为他那种不亢不卑的精神所折服。

随着时光的流逝,我在石伽爷爷慈爱的目光里长大成熟,读完大学赴日留学、结婚生子工作变迁、在那 些人生转折点上遇到的种种难题我总是习惯向他求教解惑,因为长期以来,他不仅教画,还教我怎么做人如何处世。 我们一老一少没有年龄的界限也没有空间的距离,有的是聊不完的话题。后来,摄影成了我的职业,他又常常从绘画的角度和我谈摄影。

石伽爷爷的晚年过得简朴而又宁静,没有奢华的累赘,没有人情的烦恼,为人处事、治学养生都深含禅意。他十多年足不出户,却知晓天下大事,当现代人房子越住越大,烦恼却越来越多时,他说:“屋宽不如人的心宽啊”当家人为失窃一枚齐白石的印章急得团团转时,他却笑笑说“身外之物,身外之物”,当大家为一批画作赴台展出有去无回而愤愤然时,他依然摆摆手说“身外之物,身外之物”。我常常感到疑惑,石伽爷爷瘦弱的身躯里,为何有如此强大的内心定力,可以如此的不怨天,不尤人,不为外物所动?难道,这就是他常说的生命的归位在于把外在的东西变成内心的能量?这就是他为自己的人生做了减法,敢于舍弃一切的不惑念想所至?

  生命的最后那段日子里,病榻上的石伽爷爷不让我陪夜,却风趣地安慰我说:“没事的,等我好了,还要你给我照像呢”那一晚,他一直咳着,喘着,却不停地要和我讲话,说得最多的是我的将来:“搞了一辈子摄影,五十岁以后再回到画里来,有了摄影的经历和体会,你的画会很出彩的,你要教学生、办展览、写书、出画册——”“每年的生日你都要想想,给自己以后的五年、十年安排好内容——-。”这些话是他留给我的临终遗言,也是我们老少俩在这个人世间的最后话别。我的石伽爷爷以九十六岁的高龄仙逝,几天后,与他相濡以沫一生的奶奶也随他而去了。

 

“墨饱心宽自在身,

了无思虑复天真,

一支大竹通宵汉,

塑个顶天立地人。”

   这是石伽爷爷写的一首自由诗,也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今年,正逢他诞辰106周年和逝世10周年,由他编写的《山水画基础》一书再版了。而《墨竹析览》、《西泠石伽题画诗词》等书至今成为我的书法、绘画的最好的教材,那书中的每一页 画,每一行字都让我感觉到他气息的存在, 甚至音容笑貌都清晰依旧。http://s7/middle/642d9371g773cfe2a5ca6&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