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德国自由行(一)——教堂尖顶的护笼

(2018-10-18 09:46:54)
标签:

杂谈

分类: 激情的行走
德国自由行(一)10月2日,我们终于启程,应老伴学生邀请前往德国旅游。签证、前期工作都有孩子们和远在德国的学生(我更愿意称她为小朋友)商量协助。并未费我们什么事,只是有一点点担心中途转机,因为语言障碍会不会遇到困难。
就这样怀着一丝丝的忐忑,我们登上远行的飞机。

http://s3/mw690/001PJWZFzy7ouv1Lrsm82&690据说当日地面是阴天,可在云层之端却是晴空万里,我在遐想一会儿会不会有悟空、八戒之辈一个跟头翻出来呢?看着这厚厚的云海,真的会相信有一个天国高高在上。

传说我们要转机的法兰克福机场很大,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会不会很紧。行前我一百次的想像不懂语言的两个花甲之人手忙脚乱的样子,但是下了飞机我们跟着人流,自然而然很快就找到入关口,又根据手里的登机牌顺利到达登机口,时间大大富裕。孩子们通过微信表扬我们“棒棒哒”!

从法兰克福到明斯特只有半个小时的飞行,在机场出口,小朋友已经在那里等候我们了。
 明斯特——德国北威州一个不大的城市,最大的特征它是德国最大的大学城之一,人口30万有近五万大学生。同时又是一座集古典建筑艺术和自然田园风光于一体的美丽古城。
同时还是一个自行车之城,30万人口拥有50万辆自行车。明斯特火车站有一个拥有3500多车位的自行车停车场。

http://s6/mw690/001PJWZFzy7ouBCvF2d75&690
我们到的第二天正好也是德国统一日(10月3号),明斯特很多道路封路,就是因为正在以自行车环城赛来庆祝节日。

 生态之美是这个小城给我的第一印象

阿湖








http://s7/mw690/001PJWZFzy7ouHTowBw66&690

http://s3/mw690/001PJWZFzy7ouHTumk2d2&690

http://s2/mw690/001PJWZFzy7ouHTH61Pc1&690

http://s11/mw690/001PJWZFzy7ouD1nKfE7a&690 这个静谧、悠闲地小城给我留下极好的印象。比起北京的巨大和喧哗,走在异国这古色古香的石板街巷,心里异常的安静,时而抬头看见教堂的尖顶,对一个来自东方的中国人,总会有一种穿越历史的感觉,其实,这就是异国的现代生活,一个与历史衔接很紧密的现代生活。 

像欧洲很多国家一样,这个小城的民众绝大多是信仰基督教的。但宪法规定公民有信仰自由,小朋友的先生拒绝孩子在学校上必修的宗教课,学校便针对这样很个别的学生专门为她设计其他课程。听上去真的是很自由。

 圣保罗大教堂(也称明斯特大教堂,但不同于德国西南部另一座明斯特大教堂),旅游者必到之处,她是北威州最大的教堂,她的一部分建筑建于13世纪,为罗曼和哥特式风格,二战中被战火摧毁,五十年代有从新复原。

http://s11/mw690/001PJWZFzy7ouDtnhvIaa&690
教堂内部制造于中世纪晚期的华丽天文钟让人一饱眼福,据说它的日历一直设定到2071年。我们在那里正好赶上天文钟报时,上端的小门打开,身着华丽衣服的木偶人出来亮相转了一圈,很童话的感觉(记得九年前在慕尼黑也曾见识过一次天文钟报时,情景重现令人感概)。





教堂里的雕塑精美华丽,流连于此尽得艺术感染。可惜对基督教知之甚少,无法深解其含义。


不同于明思特大教堂风格的另一座教堂——圣兰贝蒂教堂以其塔楼高处的三个护笼闻名。这个故事听起来令人恐惧。回来后我在“知乎”上终于找到它的历史,摘抄如下——

 “在1534年9月到1535年6月之间短短的9个月时间,就在明斯特发生过一出疯狂的闹剧。再洗派的领袖在这里建立了一个王国,称为锡安王国,自封国王,他们称明斯特为“新耶路撒冷”,直到大主教Franz
von Waldeck 带人把这个王国攻克下来。
据说16世纪随着宗教的改革在德国的莱茵低地区域和荷兰地区出现了一个再洗礼教派,形成了一个暴力的王国。表面上的宗教冲突后面,其实是天主教集团和以手工业者和富裕市民集团之间的利益冲突。这时在新教阵营领袖是一个23岁的年轻人Jan
van Leiden,他从荷兰带了一个“先知”Jan
Matthys来到明斯特,这个先知强调成年人重新受洗的教义,对当时人有很大的影响。1534年的复活节,先知预示耶稣会降临,不久这个先知被人杀掉,因为耶稣并没有来。
   
当时城市被天主教包围,城里人饿得受不了,只好将教堂的白漆刮下来,泡在水里当牛奶喝。半年之后,城市被攻克,追随者中男人被杀死,女人被赶出城外,有两个头目逃走。只留下三个领袖,在接着的半年时间里被到处去示众。1536年1月6日,宣告这仨人死刑,在教堂的门前被折磨至死。施暴的人们先是用烧红的钳子将他们的舌头割下来,然后用匕首将他们的身子连续戳四个小时,戳成稀巴烂。中世纪的刑罚是很残酷的。随后将他们的尸体放在这三个笼子里,吊在教堂的塔楼上起警示作用。直到50年之后,人们还可以看到这三个人的骨头在里面。1945年,这三个笼子被重新修理过,继续挂在那里。当时对这三人用刑的刑具,可以在城市博物馆里看到。”(有修改精简)这段残酷的历史和眼前精美的建筑同样令人震撼。
   
中世纪的残酷历史中外均是一样的。 

假日的小城更加的静谧,漫步于此也正好放空一下我的心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