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拒交过桥费&过香积寺解释
(2012-03-06 17:01:00)
标签:
王维韦曲镇香积寺云峰 |
有小萝莉发微博说:“我要出家。”
王维微微一笑:“老夫修禅久矣,小萝莉你看,我字摩诘,《维摩诘经》中的维摩诘是大乘佛教的居士,从我的名字就能看出我是个向佛的人。真不好意思,有些惭愧。有人说我小妾二奶一大堆,他日有何面目去见佛祖?我轻笑,尔等小看佛祖了,没有女人哪来的佛祖,哪一个和尚不是女人生的?都别装高雅。”
数万人纷纷发表微博,呛声王维太偏激,太猖狂。
王维轻笑:“我去找佛祖聊聊天。”
佛祖都端坐在庙里,王维羽扇纶巾指南针收拾了一大包,扔到丰田suv上,带着墨镜,一踩油门,向着长安城郊,追寻佛祖去啦。
王维来到长安韦曲镇西南的神禾原,停车看见一座高耸入云峰的寺庙。气场这么足,庙里肯定住着一位大神。于是王维入寺。
这寺便是香积寺,是武则天的老公李治永隆二年,佛教净土宗的门徒为安葬和祭祀其师祖善导和尚修建的,取名自佛经:天竺有众香之国,佛名香积。
唐朝除却武则天,大家都是尊道教的。广建道教观宇,大唐国土资源部居然批准了香积寺的土地使用证,这也许跟武则天有关系,但也不能无凭无据的瞎说,反正信仰道教的天子脚下,立着一座佛教寺院。
王维惊叹:
不知香积寺在此山中,行来数里身入云峰。
好风景,王维拿相机随拍几张,传到微博以示炫耀。拍完往深山前行,看到暮色降临空潭,暗影重重,王维惊慌的四处张望,喊道:“悟空,快来救师父……”
真是恐怖,刚喊完悟空,水塘里就冒出一条五爪金龙,死牙咧嘴,恶臭扑鼻。
王维深呼吸说:“你不要吓唬我,我徒弟会单节棍,谁也挡不住。”
黑龙:“哇呀呀,冒充唐僧来吓唬我,看你的丰田车,挂着假军牌,冒充富二代么你?”
王维汗颜:“你是哪路神仙,管得着么?”
黑龙:“我是收费的。刚刚高速过路费2500,过桥费250,车位费25,赶紧交钱。”说完扔给王维一张发票。
王维气急败坏:“你知道我是谁么?我是王摩诘,跟你们师祖是朋友。”
黑龙:“师祖的车来了也得交费!”
王维骂起街来,大喊无法无天了,乱收费收到大唐圣僧这里了。掏出手机,神神秘秘的讲了一通电话。话音未落,大山深处升起一团紫色祥云,金光灿烂,众生痴迷,佛祖身边开着LED灯的么?咋这么霓虹呢?
佛祖拿手一指,笑哈哈的说:“你这泼猴,又来生事,看我薄面,让他过来吧!”
王维看着黑龙,想也不是猴子呀,是条毒龙。
毒龙瞅着王维,这假和尚难道是齐天大圣么?
都不敢多问,只道是佛家妙语,玄之又玄。黑龙赶忙笑呵呵的迎送王维。
王维趾高气扬,神清气爽,得意洋洋,笔下生风,神笔一挥,写下千古名篇。
过 香 积 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从此世人都知道王维跟佛祖是朋友,都尊称他是诗佛。
================================== 【注释】 ======================================
①香积寺:香积寺在陕西西安长安区韦曲镇西南的神禾原,距西安城南17公里。建于唐高宗李治永隆二年(公元681年),是佛教净土宗的门徒为安葬和祭拜其第二祖师善导和尚修建的。寺名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说唐代寺旁有香积堰水流入长安城内,另一说来源于佛经“天竺有众香之国,佛名香积”。
②入云峰:登上入云的高峰。
③钟:寺庙的钟鸣声。
④咽:呜咽。
⑤危:高的,陡的。“危石”意为高耸的崖石。
⑥冷青松:为青松所冷。
⑦薄暮:黄昏。
⑧曲:水边。
⑨安禅:指身心安然进入清寂宁静的境界。
⑩毒龙:佛家比喻邪念妄想。见《涅磐经》:“但我住处有一毒龙,想性暴急,恐相危害。”
佛典中有大乘居士名维摩诘,他因此取为名字。但王维不懂梵文,陈寅恪先生开玩笑说:王维字摩诘,在梵文中,维是降伏之意,摩诘义为恶魔,那么王维便是名王降伏,字叫王恶魔了。
佛教的故事:在西方的一个水潭中,曾有一毒龙藏身,累累害人。佛门高僧以无边的佛法制服了毒龙,使其离潭他去,永不伤人。佛法可以制毒龙,亦可以克制世人心中的欲念啊。“安禅”为佛家术语,即安静地打坐,在这里指佛家思想。“毒龙”用以比喻世俗人的欲望。
王维晚年诗笔常带有一种恬淡宁静的气氛。这首诗,就是以他沉湎于佛学的恬静心境,描绘出山林古寺的幽邃环境,从而造成一种清高幽僻的意境。王国维谓“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这首诗的前六句纯乎写景,然无一处不透露诗人的心情,可以说,王维是把“晚年惟好静”的情趣融化到所描写的景物中去的了。因此最后“安禅制毒龙”,便是诗人心迹的自然流露。诗采用由远到近、由景入情的写法,从“入云峰”到“空潭曲”逐步接近香积寺,最后则吐露“安禅制毒龙”的情思。这中间过渡毫无痕迹,浑然天成。诗人描绘幽静的山林景色,并不一味地从寂静无声上用力,反而着意写了隐隐的钟声和呜咽的泉声,这钟声和泉声非但没有冲淡整个环境的平静,反而增添了深山丛林的僻静之感。这就是通常所讲的“鸟鸣山更幽”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