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维送行元常出使安西都护府&渭城曲解释

(2011-05-22 15:34:19)
标签:

王维

安西都护府

渭城曲

安史之乱

唐诗宋词演义

   唐诗宋词演义,君羊。

   渭城曲被编入乐府,广为传诵,是大唐政府机构编纂的曲库,供朝廷宴会歌舞配乐,成为饯别的名曲又名《阳关三叠》,就是大家连听三遍,都听而不倦。乐府估计相当于现在的红歌会吧,只是那个时代的“红歌”只有娱乐作用,没有同化作用。
  渭城在长安西北,王维的朋友元二将赴安西都护府,元二名叫元常,在家排行老二,就叫元二,这是王维故意嘲笑他很二。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车库。
  元常为啥要去安西都护府呢?时局已到了安史之乱后,安史之乱中,西域各归顺国都默默无语的瞅着唐玄宗李隆基和安禄山史,心想:“你俩使劲打吧,如果非要让我在为这乱战加一个期限,我希望他是一万年。”李隆基自己都顾不上自己了,哪有能力去管理西域各国啊,大家也都不进贡朝拜了,首都都让安禄山抢去了。战乱之后,元常奉命去安西都护府传达朝廷的最新旨意。这旨意是啥,能猜个9分准,肯定是让各国赶紧重新归降。古代中国就是死要面子,肢体不被打烂,心是不会死的。就像甲午战争,日本压根没想打清政府,是清政府自己装大头,驾着战舰去朝鲜,让日本人彻底看清了清政府军力脆弱的像油炸蚕豆,吃一口倍香。


  元常为啥愿意去安西都护府呢?为了功名呗,为了当官呗,为了江山社稷呗,正恶只在一瞬间。
  王维听到元常要去西域,立刻打电话给元常:“兄弟啊,听说你要出远门,得请你吃大餐喝花酒泡美眉壮行。”
  元常:“哈哈,王哥太客气了。”
  王维:“今儿咱去洗脚城啊还是桑拿院,地点你随便挑,哥是富二代,哥有的是钱。”
  元常:“劳哥哥破费,很不好意思啊,不如去经济实惠的洗头房吧。”
  王维:“嘿嘿,你就不能往高端一点去发展一下么?咱去大富豪洗浴城。”王维送行元常出使安西都护府&渭城曲解释

 

渭城的早上刚下了一阵小雨,把浮尘都打湿了,湿润的空气里飘满恋爱的味道,在柳色映衬下,客舍都布满春色。路边成双成对的小花猫大黄狗们湿漉漉的交配着。正在往下翻看的你居然还不湿,你在等什么呢?人生经得起多长的等待?无知的小少年少女啊……
  王维元常二人光溜溜的躺在二张小床上,身边性感美女不停的敲打揉捏,场面温馨浪漫,朋友间荣辱与共,义薄云天,王维立即给才俊国王子赵小羊发短信:“高山流水难觅这等知音啊。”

  王维喝了一小口红酒,深情的说:“到了西域,多给自己买瓶可乐,那边气候干燥。”
  元常感动的热泪盈眶。王维送行元常出使安西都护府&渭城曲解释
  王维继续说:“晚上记着别乱出门,那边有夜行抓喜羊羊的灰太狼。”
  元常哭的稀里哗啦滴。
  王维:“那边也没咱哥们,都不认识。皇帝刚刚打下来的小国,那国王自己都蜗居帐篷里,你说还能打出多少油水?这种小地方肯定没有洗浴桑拿ktv了,你去了不要委曲自己,多吃羊肉串。要说这国王也是真傻,让你进贡朝拜,你就听话就行了,进贡的还不如皇帝赏赐的多。小气家家的非得跟皇帝打架,你们哪是皇帝的对手啊,帝国主义害死人啊。”王维送行元常出使安西都护府&渭城曲解释


  元常吞下一杯苦酒。热血澎湃的说:“小弟此去定当尽职尽责,吃苦耐劳,勤俭节约。把安西都护府处理的妥妥当当。为皇帝陛下分忧,为江山社稷出力,为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把我国建设成特色……”二位性感按摩女一阵偷笑。
  王维打断元常的话:“得了,这里又没老百姓,你装什么公仆呢?你听哥哥的,尽量少贪点钱,把命留住要紧多给中石油挖两口井,回来好要点回扣,对古巴比伦的文物能拿多少就拿多少,回来放到我别墅里,王维送行元常出使安西都护府&渭城曲解释别较真去找大规模生化武器,你找不着,这怎么像去伊拉克呢,咱也不是世界警察……好了,记着咱去打仗,最重要的是活着回来,这里有一张维汉双语的投降字条,万一顶不住了,就投降。”
  元常心里温暖的像点燃了一把小火炬,含着泪说:“王兄,你就是我的亲哥哥啊!”

 

  =================注释============


  渭城曲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1)渭城曲:另题作《送元二使安西》,或名《阳关曲》或《阳关三叠》。(2)渭城: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即秦代咸阳古城。浥:润湿。(3)客舍:旅馆。柳色:柳树象征离别。
  (4)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西南,为自古赴西北边疆的要道。


  这首《渭城曲》是王维晚年之作,其创作年代在“安史之乱”以后。当时的社会,各种民族冲突加剧,唐王朝不断受到了来自西面吐蕃和北方突厥的侵扰。据《资治通鉴》756年(至德元年)七月载:“征河西、安西兵赴行。”757年(至德二年)二月载:“上至凤翔旬日,陇右、河西、安西、西域之兵皆会。”故当知“安史之乱”暴发后,兵力大量外调,而此诗约作于作者送友人即将奔赴安西之时,与此同期的诗作尚有《送张判关赴河西》、《送刘司直赴安西》等。当王维送别友人临近分别时,也考虑到了战争将对他们未来所产生的影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临风窈窕
后一篇:玉横陈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