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晨晨_爸爸与巧虎 |
巧虎系列曾经是儿子的最爱,很长一段时间,在家里忙不过来我就给他看巧虎,因为只有这样我才能把自己从孩子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有时候会陪儿子一起看,与他一起随着电视里的内容一起做游戏,但是这种亲子活动少而又少,因为自己总是很忙,或者说借口很忙,有时候很疲惫,儿子又精力十足,只好用巧虎来做挡箭牌!
我为什么会放心把儿子交给巧虎,平时我极为反对电视育儿这种方法,这与巧虎的制作的精致程度有关,比如说里面的《数字歌》“1什么1,铅笔1,2什么2,鸭子2",儿子只看来一遍,就记住了,生动易懂,符合孩子的生理特点。
孩子为什么喜欢巧虎,我想这与孩子的生理特点有关系,6岁以前的孩子他所有的需求都是来自于生命本质,他在不断的探索这个世界,孩子无法控制令他不愉快不安全的外部因素,为了获得内心的安全与舒适,孩子会营造一个他的世界观,巧虎恰好为孩子展现了营造世界观的方法,让孩子去模仿巧虎,通过模仿巧虎后迎合了成人的需求,每一家长都希望孩子能掌握生活的基本技能,会在生活中不自觉的鼓励孩子模仿巧虎,于是巧虎成为了孩子的榜样与伙伴。
但是这种榜样与伙伴也可能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因为我不是专家,我无法预知这种后果是什么,只能通过孩子的日常生活的表现来判断。这也证实了李跃儿的经典言论“育儿教材是一把双刃剑,在给成人带来成就感的同时扼杀了孩子另一方面的发展!”
很多时候我发现儿子独自看巧虎时,可以用呆若木鸡来形容,当你叫他的名字的时候,他不回答,只会呆呆的看电视,面无表情的看电视里的巧虎蹦蹦跳跳,而陪着儿子一起看的时候,和儿子一起模仿里面的歌曲,舞蹈,儿子便会生动起来,与儿子的互动非常成功,从效果来看,儿子很开心。
陪儿子一起看巧虎的次数很多,对内地版的“呆板”甚是不满,(与台湾版比较),内地巧虎过于强调强调规则的建立和等级关系,因此在巧虎的产品关于生活习惯培养和认知方面都做的细致的过头了,这对需要孩子情商的培养和发展极为不利。
现在的家长基本上使用都是盗版巧虎,这种巧虎无疑放大了巧虎的缺点,为什么这样说呢,众所周知巧虎系列是dvd+配套绘本+玩具为整套教材,没有配套教材的巧虎,失去的是灵魂,放大了巧虎的呆板,这对孩子的成长会有什么影响,没有数据的支持,我不太好判断,但是这种影响绝对不会是积极的!配套教材+玩具能够修正dvd教材里面的缺憾。
发现这么多问题,我考虑过购买正版,但是通过研究,发现正版也有问题,这个问题出在出版社身上,内地巧虎的制作证明了“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的道理。任何育儿教材若是不求进取,抱残守缺,知道问题出在什么地方而不去改变和修正,过于注重营销,忽视质量,这种正版不买也罢,我想很多家长都领教过巧虎销售专员的厉害吧,国内同样做幼教的洪恩对教材的重视不是中国福利出版社(巧虎的出版方)能相比的,据我所知,洪恩的hello teddy现已经出了第三版了,而中国福利出版社在做什么,碟片,绘本玩具,100年都不带变的,现在的巧虎配套书连年月日都不写了,真图省事!既然提到洪恩,不能不说一下洪恩教材里的广告也忒多了,尤其像mini teddy,一张碟20分钟,里面竟然有近7分钟的广告,也让人很崩溃!
所以在使用巧虎时,请陪孩子一起看,增加互动情节,若是把孩子自己扔到电视跟前,请不要选择这套教材给孩子看,孩子学会里面的生活技能的同时可能失去的更多!
不选择购买正版,我自己给孩子做配套教材,找网友妈妈借来原版的教材重新修正,进行亲子共读,这种喜悦不是花钱能带来的!巧虎dvd我从08年开始修订,直到10年,已经修订了4版,每一版的重新编辑弄的我精疲力尽,但是从使用上来说,我想,我达到了我的预定目标。
01.见面问个好
02.开心学形状
03.拉拉勾守约定
04.老奶奶我来帮你
05.巧虎配套书-出门手拉手
06.巧虎配套书-上厕所了
07.巧虎游世界
08.我爱爸爸妈妈
09.我不吵妈妈
10.我会乖乖睡觉
11.我会看红绿灯
12.我是礼貌好宝宝.
13.小花怎么了
14.小火车快点好起来
15.小手洗一洗
16.早睡早起精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