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流域鱼类之61--红眼瞪子

标签:
旅游 |
分类: 黑龙江省流域内的鱼类 |
鲤科-雅罗鱼亚科-赤眼鳟属--红眼瞪子(中文学名 赤眼鳟)
http://bbs.dqdaily.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304/23/190734ezuf8ktvmmlv9v0y.jpg
鳞上的黑点很有特点,不知离水后会不会消失
http://bbs.dqdaily.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304/23/190719a1b6c8u114q0cr0q.jpg
红眼瞪子的来历---眼眶上部的红斑。
http://bbs.dqdaily.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304/23/190734ezuf8ktvmmlv9v0y.jpg
鳞上的黑点很有特点,不知离水后会不会消失
http://bbs.dqdaily.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304/23/190719a1b6c8u114q0cr0q.jpg
红眼瞪子的来历---眼眶上部的红斑。
别名:赤眼鱼、红目鳟、红眼棒、红眼鱼、醉角眼、野草鱼。
赤眼鳟(SpualiobarbusCurriculus)属鲤科,雅罗鱼亚科,赤眼鳟属,地方称红眼鱼、参鱼,体呈长筒形、腹圆、后部较侧扁,体色银白、背部略呈深灰、眼的上缘有一显著红斑,故名红眼。是优质的经济鱼类,全国各水系均产,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食性杂、商品售价高等优点。
1、外形特征
体长筒形,后部较扁,[1]头锥形,吻钝。须两对细小,体银白,背部灰黑,体侧各鳞片基部有一黑斑,形成纵列条纹。鳞大,侧线平直后延至尾柄中央。尾鳍深叉形、深灰具黑色边缘。眼上缘有一红斑故名赤眼、红眼鱼。
2、生活习性
江河中层鱼类,生活适应性强。善跳跃,易惊而致鳞片脱落受伤。
3、食性
杂食性鱼类,藻类、有机碎屑、水草等均可摄食,喜食人工配合饲料。
前一篇:黑龙江流域鱼类之60-鳡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