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黑龙江流域鱼类之1---嘎牙子

(2013-02-19 08:46:10)
标签:

黑龙江流域

黄颡鱼

嘎牙子

分类: 黑龙江省流域内的鱼类

http://bbs.dqdaily.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302/17/231738m6x74it8ovne7qo4.jpg

2013-2-17 23:17 上传
下载附件 (65.96 KB)

 

 


图12-1  引自网上照片


嘎牙子,大庆饭店里比较有档次的菜,个头一般都在20公分左右,价格通常在50元一份左右。最长见的做法就是红烧和酱炖。但无论哪种做法,都有一个难点,那就是如何保持做好后的鱼外形完整。因为这种鱼的肉质细嫩无比,出锅时稍不注意,就容易把它弄碎。所以一般都是把汤先烧开,然后再小心把鱼放进去,小火炖,慢慢收汤,轻轻盛出锅。


换句话说,你很难吃到油炸嘎牙子,油煎嘎牙子,糖醋嘎牙子。

这种鱼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它的三根鳍刺,背鳍一根,胸鳍左右各一根。非常坚硬锋利,而且它全身无鳞,有光滑的粘液,所以不认识的人想抓它,通常都会下意识的通过控制它的鳍来抓住它,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往往会被扎的鲜血淋淋。黄颡鱼类的背鳍刺和胸鳍刺均有毒腺,为淡水刺毒鱼类中毒性较强的鱼类之一。被刺后立即发生强烈灼痛,常因穿刺造成撕裂伤、出血、局部肿胀、并引起发烧,患处剧痛半小时至1小时始止。


http://bbs.dqdaily.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302/17/231740zt77isrzteti72lv.jpg

 


12-2  这个是08年10月19日跟随大庆快乐驿站休闲等人去大秃顶子,回来路过五常县拉林河附近的九三村村民市场拍摄的嘎牙子。但这种嘎牙子的背鳍和胸鳍外缘有一白边,很有特点,待疑问。
http://bbs.dqdaily.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302/19/214940n0r62rwpx705rn05.jpg


这个是2011年12月25日在嫩江的江边看冬捕时拍的。可以看出它的上颌须非常长。
http://bbs.dqdaily.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302/19/214921h3tkkvkcvhkc52c1.jpg 
2013-2-19 21:49 上传
下载附件 (86.61 KB)

拍照时间和地点同上,可以看出它的胸鳍外侧有锯齿状。

12-2  这个是08年10月19日跟随大庆快乐驿站休闲等人去大秃顶子,回来路过五常县拉林河附近的九三村村民市场拍摄的嘎牙子。但这种嘎牙子的背鳍和胸鳍外缘有一白边,很有特点,待疑问。

扩展阅读:


嘎牙子,属鲶形目,
鲿(发常音)科,黄颡(发嗓音)鱼属。学名黄颡鱼。体长,腹平,体后部稍侧扁。头大且平扁,吻圆钝,口大,下位,上下颌均具绒毛状细齿,眼小。须4对,大多数种上颌须特别长。背鳍和胸鳍均具发达的硬刺,刺活动时能发声。胸鳍短小。体青黄色,大多数种具不规则的褐色斑纹;各鳍灰黑带黄色。有脂鳍。

黄颡鱼食性是肉食性为主的杂食性
鱼类。觅食活动一般在夜间进行,食物包括小鱼、虾、各种陆生和水生昆虫(特别是摇蚊幼虫)、小型软体动物和其它水生无脊椎动物,有时也捕食小型鱼类。其食性随环境和季节变化而有所差异,在春夏季节常吞食其它鱼的鱼卵,到了寒冷季节,食物中小鱼较多,而底栖动物渐渐减少。。

嘎牙子鱼属于温水性鱼类,分布全国各南北水域。是一种无鳞、阔嘴、瘦身、周身粘滑、长有“胡须”的小型野生经济鱼类。也是我国江河湖泊常见的淡水经济鱼类。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小刺,多脂。蛋白质含量16.1克,脂肪0.7克,钙、磷含量居江河鱼类之冠,有益体强身、发奶之功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