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不争先
--高川秀格名誉本因坊
我的blog取名就是"流水不争先".
如果要较真的话,高川格先生的棋简直可以算是永留青史的职业棋手中最不具备力量的了."高川的拳头打不死蚊子"--似乎记得这话是坂田先生说的罢,他也确实有资格说这句话,63:22,他是高川先生生平第一大苦手.
高川格留在人们记忆里的也许不太多,即使你搜索浩如烟海的资料,可以搜索到最多的,是"高川秀格",这是他成就本因坊之后按照惯例所改的名字(类似的有石田芳夫改名石田秀芳,坂田荣男改名坂田荣寿);1952-1960,九年中,高川秀格这个名字便是本因坊的代称,直到1961年,年轻的坂田出现在挑战的舞台上,这位"苦手"让高川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让出了本因坊位.
本因坊九连霸,无论在哪个时代都简直是不可以想像的事情,作为日本历史最悠久的新闻棋战,尤其"本因坊"这个代表着日本围棋四百年光荣与历史的名字.这个伟大的记录直到另一位天才赵治勋出现才被终结.
ps:赵治勋11岁时曾经打破另一个记录:高川保持的日本最快入段记录(12岁)
高川先生的棋称为"平明高川流",
"和高川下棋,就好象身心泡在温水里,斗志怎么也沸腾不起来..."这是桥本宇太郎在1952年本因坊战第二局之后说的一句话,不知道是不是高川的棋真的有"温水煮青蛙"的功效,那一年他从桥本手中夺取本因坊便是他九连霸伟业的开端.所谓"平明",简直可以说是了无特色;但是极端遵守棋理.甚少有精妙华彩之着,但是绝无生硬,自然流转.所谓流水,便是无欲无刚,依势而行,不强求,不逆流;若是一处被人强占,也无需与人争夺,自然转向他处,流水不腐,你可以削平山川却堵不住流水.高川先生的棋风属于那种典型的从日本古谱学习而来的类型;事实上现代围棋的理论基础
是由道策建立的,所谓"棋理"就是从那时开始有的;所谓"理",便是大小厚薄弃取的判断.我始终认为近代棋手中最精通棋理的便是高川先生,他的棋是一种"均衡的围棋",最大的特点可以说就是"不积极""不主动",一切依据对盘面的判断行棋,从不无由的挑起争斗;但是有一点可以说总是令对手骨鲠在喉:局面始终处在均衡之中,换句话说便是在他的
控制之中;无论你如何挑起战斗导致转换,结果无非是他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均衡从来不会被打破.
事实上我也曾经打过高川先生显示出力量的棋谱,抓住对手的破绽一举击溃,算路深邃精准;也许,高川先生并非"没有"力量,只是不愿意使用"横力"或者"不需要"使用罢.知弟子者莫如师——濑越宪作先生在论及桥本与高川时说过,桥本及吴清源都是“有特色之人”,而且是难以模仿的,而高川,从其无甚癖好的棋风来看,可谓“无特色
之人”。不过,尽管无特色,综观其人,那才是“平凡的不凡之人”。确实,好一个"无甚癖好";可以说无法把高川先生的棋风归结於"取地"或者"取势"或者其他类型,他可以顺应几乎所有对手的风格,你取地,我便取势,你取势,我便捞空,你打入我攻击,你攻击我治孤,好一个"不主动",但是却能把每一个"下一手"确定在现存盘面上最有价值的地方--恰如潺潺流水.
流水不争先.
流水可方可圆,然可围绕山川可滋润万物;利刃可开山破石,却无法抽刀断水;
岩石沙土,可成天堑,却不耐流水冲刷;水行大道,哪怕你有高坝长堤,又几时可截断流水?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是以纪念名誉本因坊高川秀格先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