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兵团知青的待遇:电视剧胡编乱造?

(2014-03-31 08:34:10)
标签:

兵团知青

文化

分类: 知青岁月

前些天偶尔见央视播放知青剧《返城年代》,间或看了几集,不知头尾。内容方面,《返城年代》与已有的大多数电视剧不同,主要讲知青回城以后的就业艰难。

我下乡当知青是在四十年前的1974年,时间不长。后来离开农村进工厂、入大学,比剧中的人物幸运了许多。我中学毕业在山西太原,重工业城市工厂多,所以知青下乡的年头普遍不很长,返城以后就业不难,不至于闲着找不到工作。当然,工作环境和工资待遇方面,好坏差别不一。

《返城年代》讲的故事,发生在东北名城哈尔滨。松花江畔的哈尔滨,我虽然去过多次,但是对于知青返城后的就业话题,不了解,没有发言权。

电视剧中引起我兴趣的,是一个不算很小的细节:兵团知青的衣着。

以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知青为主题的影视剧,知青们在宿舍、在田头的衣着,几乎都一样:军帽、军装(与真正的军装比较,只是没有领章帽徽。是否脚蹬军鞋,看不清楚)。而且,服装总是挺干净、挺整齐。

记得我当知青时,至少男知青的衣着凌乱是普遍现象。

我所在的男知青二分队,主要干建筑活儿,整天与土、沙、泥、水、草、石灰等打交道,盖房子、修理建筑物。大家的穿着,可以说乱七八糟。

夏天简单,干活时多数人光膀子。

冬天参加农田基本建设,在天寒地冻中平田整地,挖土填埋造“大寨田”,身上裹着的旧棉袄挡不住寒风,就用铁丝当腰带使用(那时倒还知道,用草绳当腰带不吉利)。虽然有红旗飘扬,可以想象多年那种战天斗地的场景,壮观加热闹加混乱。那时极少、极少地看到谁有一件绿色军大衣,简直就是今天的土豪。而且,即使土豪,也舍不得下地干活儿时穿军大衣,只是收工以后才穿上显摆招摇。

在《返城年代》剧中,知青们不但在农场干活儿时的衣着很统一,返城以后还是那样,经常整天穿着整洁干净的绿军装,摆出一幅貌似很珍惜知青时代的架势。

似乎还表明一个事实:知青们在兵团时定期发服装。当时穿不完穿不烂,还攒下来带回城里,以后年头里当工人、当售货员、当......时,继续穿。

有些疑惑:黑龙江兵团知青们的待遇不错啊!

想起我的同事 Liang 教授,曾经的北京初中学生,到黑龙江兵团当知青八年(后来病退返京、考大学)。但是,我们聊天儿一向以来很少谈知青话题。

上周某一天的午餐桌上,恰好 Liang 教授在,我专门问起黑龙江兵团知青的待遇问题。

Liang 说,他从来就瞧不起那位著名编剧,因了他擅长美化编排、迎合官方的宣传目标。听老 Liang 讲下来,我搞清楚两点:(1)黑龙江兵团知青每月有固定工资,大约20-30元;(2)知青们的统一军装,属于电视剧编造过度。的确,间或偶尔发过衣服,其实属于“强卖”,过后都很不讲理地扣工资,价格高过买者的预期,知青们抗议也没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