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辅食添加 |
分类: 育儿问题 |
不同阶段孩子能吃的食物和基本能力
出生至满月:最好的食物是妈妈的母乳,如果吃母乳开水都不用喝,实在没办法要吃牛奶的小孩要喝点开水,每次也就一两口吧。孩子基本只有吸允能力,不用吃啥辅食。
满月至4个月:可以适当加点果汁,特别是对于吃奶粉而且便秘的孩子,果汁可以补充奶粉因为高温处理过而流失的维生素并且可以帮孩子的肠胃蠕动有助于排便。开始加的时候要稀释,而且一两勺就够了,然后慢慢加浓变为纯果汁,量也慢慢增多。
4个月至6个月:各种米汤,蛋黄,各种水果泥,菜泥也可以但是个人觉得不好弄就没有尝试过。这个阶段孩子开始有了抓握能力,会想尝试自己抓握东西然后放在嘴里啃。同时这个阶段的孩子可能会出现你刚把吃的东西为进去TA就吐出来的情况,不是TA不愿意吃,是他的舌头和口腔还没适应这种吃东西的方式,请耐心一点多喂几次。由于会吐出来,衣服会弄脏。
6个月至8个月:各种水果泥、稀的米粥、烂的面条、菜末、豆腐、完整的鸡蛋、鱼泥等,菜梗棒状饼干可以拿来磨牙。这个阶段的孩子能较好的握住东西塞到嘴里啃,喂进去就吐出来的情况稍微好点,但是吃辅食的吞咽能力还是较有限,还是以半流食为主。基本以喂为主,衣服不会太脏。
8个月至10个月:除上面的都能吃以外还可以加肉泥、肝泥、虾末等,菜梗棒状饼干可以拿来磨牙。这个阶段的孩子可以自己坐了,但是还不太能在那里定着坐很久,而且用工具把吃的东西送到嘴巴里的意识还很弱,一般都是直接手拿往嘴巴里送的。会弄脏衣服,因为还不太会移动所以地上不会太脏。这个阶段以父母喂辅食为主。
10个月至1岁:在上面的基础上还可以添加很软的米饭、面条、馒头、水果、蔬菜等,菜梗棒状饼干可以拿来磨牙。可以自己在那里坐一段时间,有一定的用工具把吃的东西送到嘴巴里的意识,但是因为技能不够送不进嘴巴,所以着急的时候还是改用手直接拿往嘴巴里送,但是想要自己学着自己用工具吃饭的意愿开始表现的强烈。开始知道自己要吃什么不吃什么,不吃的就吐出来,是有意识的吐出来。由于孩子会爬了,在学习吃的过程中会把身上地上都弄脏。这个阶段以父母喂辅食为主,最好是孩子自己在那里研究学习吃饭技能的时候我们也在旁边辅助喂饭。
1岁至1岁半:这个阶段的孩子基本什么食物都可以吃了,但是要做得稍微烂一些,太难消化的食物例如鲍鱼、螃蟹等还是要少点给孩子吃,孩子积食肠胃不好会容易生病的。另外对于一岁以上的孩子如果便秘酸奶是很好的武器了,蜂蜜也可以少量喝点。普通的鲜牛奶还是不要喝,这个阶段的孩子还是不太能消化的。孩子手的灵活性在逐渐增强,要自己学习吃饭的意识很强,逐渐的能用工具送吃的到嘴巴里,但有时候着急还会用手抓着往嘴巴里送,知道自己要吃什么不吃什么,不吃的就吐出来或者摇头或者用简单的话语告诉你TA不吃。由于孩子会走了,会爬上爬下了,在学习吃的过程中会把身上地上都弄得非常脏。这个阶段还是需要父母们辅助喂饭的,最好是孩子自己在那里研究学习吃饭技能的时候我们也在旁边辅助喂饭。
1岁半至2岁:除了普通鲜牛奶,个别不容易消化的食物其他都能吃了。在长达一年的学习之后,孩子基本有了自己吃饭的能力,虽然可能吃的没那么好,但如果放手让孩子吃,不太在意孩子吃饭的时间,在吃饭的过程中孩子把衣服弄脏地上掉饭掉菜的现象都能容忍,孩子基本都能自己吃饱的。有时候需要父母辅助喂饭,最好是孩子自己在那里吃饭的时候我们在旁边稍微辅助喂一下饭。
2岁以上:啥都能吃了吧。如果孩子是一直被满足学习吃饭需求的孩子,那么基本可以自己用工具(偶尔可能用用手)吃饱饭了,还是会有少量掉菜漏饭现象。偶尔需要父母们喂饭。
父母的心态问题
我所了解到的父母们主要存在以下四种心态:
过分担心孩子没吃饱没吃够:吃没吃饱其实只有孩子自己知道,他饱了自然就不吃了。如果不是家里特别困难的家庭,我想现在基本没有挨饿的孩子,所以不要担心孩子吃饱吃够的问题,一旦关注这个问题,父母就会潜意识施压给孩子,造成紧张气氛,弄得吃饭像完成必须完成的任务一样,不是这样的!吃饭应该是件轻松自然的事情,就像每天呼吸一样,记住孩子不会饿到的!
和别的孩子比较自己孩子吃得少:比较是最不好的事情,每个人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天生就能吃,有的人天生就吃得不多,有的孩子的咀嚼吞咽能力成熟的早些,有的孩子的咀嚼吞咽能力发育的慢些,我的孩子比你的孩子吃得多一点又能怎么样呢?!孩子为因为吃多这一点而更健康成长的更好吗?不一定!所以请接受孩子们的差异性,请不要关注孩子的一顿两顿是不是吃得比别人家的孩子多,我们要关注的是孩子是不是健康,如果孩子健康成长得好,我想少吃那一点也没什么吧!
担心孩子能力不够总是想帮孩子喂孩子吃饭:孩子在最初学习时肯定是不怎么会吃的,学习是有个过程的,不给予孩子学习的机会TA永远学不会。记住所有东西都是孩子自己学会的,并不是我们包办TA们自然而然就会了的!所以如果孩子有强烈的自己学习的意愿,请尊重孩子的意愿,让TA自己学会吧!
觉得孩子自己吃太慢弄得太脏很麻烦:学习的过程中作为父母的我们收拾残局是必须的,我们某小段时间的收拾残局换来的是孩子学会这项技能,是长远的轻松,何乐而不为呢!在孩子们自己学吃饭的时候我们尽量透明化TA们,吃完再一并去收拾吧,TA们在学习吃饭的时候我们不停的收拾唠叨是非常打击TA们的积极性的。
http://s12/mw690/64271b8dgdc41c6f7d54b&690
(十一个月的陈都都脸上还有幼儿急诊的小疹子,不过因为退烧了很高兴的自己抓小采苗吃,儿子们能坐稳了
辅食来源制作问题
来源:鉴于我们国家的食品安全有如此多的问题,孩子的辅食我们都是自己做的,并且尽量是现做现吃,新鲜的食物是富含最多营养的。
制作:果汁有些我是用榨汁机炸的,有些例如西瓜只是切一个小盖然后用勺子挖着吃很快就会有西瓜汁了;果泥其实用勺子刮就会有了,例如香蕉泥,苹果泥都非常好刮的;米汤就是煮稀饭的时候多方点水然后煮得差不多的时候表面的水就是米汤了;菜末肉末什么的可以弄得很碎很碎了放在稀饭里面给孩子吃;各种米糊我是用炸糊糊机制作的;在做大人菜的时候可以少放点盐煮得烂一点然后孩子也就可以吃了。制作的时候要尽量用我们现成的工具以节省开支,尽量减少步骤和复杂程度,能和大人食物结合起来的最好,这样即轻松也不浪费。
http://s3/mw690/64271b8dgdc41c6e74452&690
(熊满满十个多月的时候用手抓青菜吃,不过还不太会吞,嚼几下就吐出来了)
怎么添加辅食?
一定要分阶段参照孩子适应性添加,切莫一次添加好几种,吃太杂容易拉肚子,欲速则不达。不管是某种食物的食用量还是食物的种类都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例如刚开始加蛋黄应该只给孩子吃四分之一个,一个星期吃完孩子的大便正常适应的不错下个星期就给半个,如果半个吃了一个星期也还不错那就加到四分之三个,四分之三个吃了一个星期也还是适应的很好,那就可以吃一个了。在开始加辅食的阶段如果这个星期加了一种辅食,那就不要再加第二种,也就是说不要同时给孩子加好几种辅食。一岁以前的孩子都应该注意这些,吃太杂孩子的肠胃系统很容易就崩溃了,也就会拉肚子了。总的来说就是分量由小到大,种类由少到多,制作食物由烯到稠,由无味到适当添加调味料,并且从容易消化的食物开始给孩子添加。
http://s15/mw690/64271b8dg7c6cfa4bb3ae&690
孩子不愿意吃怎么办?
孩子不愿意吃的具体表象有吃了吐出来、只知道玩不吃、只愿意吃母乳或牛奶,生病了就不怎么吃辅食。
吃了吐出来:在添加辅食的初期吃了吐出来是孩子的正常表现,TA们还没有适应这种吃法,所以请耐心一些,多喂两次;孩子不喜欢吃也可能吐出来,所以请换一种食物或者变换做法再喂孩子可能会好一些。有了好几颗牙的孩子可能咬了东西但是嚼不烂或者吞咽功能还没有那么强也会吐出来,那就耐心等待总有天孩子能力够强了就嚼烂了吞进去了。
只知道玩不吃:一岁以前这种现象应该很明显,如果他能边玩边吃就边玩边吃,但是尽量让他玩的东西与吃饭有关并且尽量坐在吃饭的桌上玩。例如把
TA
只愿意吃母乳或牛奶:有些孩子对吸允的需求可能更多一些,那就满足他,可以把米汤、菜汤、果汁、奶糊(各种米糊放进奶粉搅拌均匀后就是奶糊)放到奶瓶里让孩子通过奶嘴(奶嘴口要够大孩子能容易吸)吃进去。一岁左右的孩子可能对吸管感兴趣也能很好运用了,也可以通过吸管来吃这些食物,还有可以慢慢培养孩子用杯子喝东西,其实只要孩子吃得健康快乐何必在意形式呢?也存在完全只吃母乳啥都不吃的孩子,牛奶奶瓶都不吃,如果母乳严重不够孩子体重不断下降,建议将母乳断掉吧,断掉母乳后孩子能吃牛奶能吃奶瓶对辅食的兴趣也会增强,营养就会跟上了(俺的大儿子就是这样滴)。
生病了就不怎么吃辅食:生病了不愿意吃辅食是很正常的,辅食对于生病的孩子来说吃起来没有奶那么方便那么容易消化(如果是拉肚子奶粉要少吃),不要硬逼着孩子吃,不愿意吃就算了,孩子最知道自己要吃什么,随着身体的恢复孩子会想吃辅食的。
(一岁三个月的熊满满在自己学习研究了几个月之后终于可以用筷子夹东西放到嘴巴里吃了)
能力不够的孩子要自己拿勺子拿筷子怎么处理?
勺子:在孩子会抓握东西往嘴巴里送开始,孩子应该就有了想要自己学吃东西的意识,所以我们要保护孩子的这种学习欲望,对于刚开始学会抓握想要拿勺子的孩子建议给孩子买那种勺子头刚好适合孩子嘴巴大小勺子柄不太长勺子边缘很圆滑的勺子给孩子,勺子头不能太小,因为刚开始学习用勺子的孩子手指不够灵活,还不知道怎么放进嘴巴,有时候放得太深会接触到喉咙,头太小会容易插的较深,头较大的可能就卡在嘴巴后部分了,不会深入喉咙。
筷子:很多老人认为不应该给孩子玩筷子,怕会插到喉咙里。我觉得对于勺子有很好掌控能力(自己用勺子很久了的孩子,最主要是勺子放到嘴巴里不会戳到喉咙)的一岁左右的孩子在大人的监护下是可以玩的。其实他真的不是在玩,他是在学习怎么用筷子,不给他机会他永远学不会!但是如果勺子都还用得不好又没有大人看着那还是不要给孩子用筷子了,因为勺子用的比较好了说明手指的灵活度和对于放入嘴巴的深度有一定的掌控度(不会插太深,用筷子时也就不会伤到喉咙),那就让孩子先多用用勺子等到手指的灵活度和掌控度提高了再让孩子学习用筷子吧。
http://s11/mw690/64271b8dgdc422488fcba&690
(一岁的熊满满用吸管喝玉米糊糊)
独立吃饭的能力怎么培养?
放手:放手让孩子尝试,让孩子学习,只有经历过学习的过程孩子才能自己学会吃饭。在安全的前提下,通过各种方式满足孩子的学习欲望。
接纳:每个孩子是不同的,有的是少吃多餐型,有的是多吃少餐型,同一个孩子每天甚至同一天的三顿饭也会存在差异性,请坦然面对这个差异性,孩子不是标准化生产的机器,不可能每个人都一样!也不可能同一个人每天都一样!
信任:相信孩子自己有能力学会的,不要总是过多的帮助孩子,特别是在孩子想要自己学习的时候,让他们独自学习。也不要埋怨还不太会的孩子做得不够好,更不要比较说他没有别人做得好,要多鼓励他们。
引导:通过各种方法引导孩子建立良好的吃饭习惯和吃饭兴趣,例如自己要树立榜样,和孩子一起吃饭带孩子真正参与到吃饭中来,变换菜的种类来使孩子保持对食物的新鲜感,用多种丰富的菜式和吃法来引导孩子对食物的兴趣,不要喂很多顿很多吃的给孩子要按一定的作息时间添加辅食要让让孩子体会到饥饿感他才能想要吃东西。
辅助:我们要在孩子不太会吃的时候帮他们收拾残局,换洗TA们吃脏的衣服,清理桌面地面;在孩子还不太会吃的时候喂给他们吃让他们尝到食物的美好;在孩子还不太会用工具吃的时候偶尔握住TA们的手稍微辅助一把,让他们有些成就感不要让太多挫折感打击了TA们的积极性......
我们的目标是要把辅食变为TA们的主食,
牛奶变为辅食,并让孩子爱上吃饭呀!
PS:写这篇文的时候我也在反省,有时候自己也会唠叨而打击了孩子的自信和求知欲,要控制自己要少说教,要真的放手和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