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3/mw690/64263798gd0bc9fb6b412&690
1836年8月14日晚,江户两国柳桥河畔的万八楼酒肆灯火通明,宾客数百人杯盏交错,庆贺《新编水浒画传》译者、著名小说家曲亭马琴的七十大寿。对前去贺寿的歌川国芳来说,受邀参加曲亭马琴的寿宴,并与《新编水浒画传》画作者浮世绘大师葛饰北斋同桌相坐,意味他可以在浮世绘画坛登堂入室了。
出身于印染屋(一说是榻榻米草席店)、年幼家境式微的井草国芳,俗名孙三郎,后入歌川丰国门下习画,31岁前虽然创作不少浮世绘人物画,世间反响不大。据传向画商推销自己而屡遭碰壁的国芳,自暴自弃整日游荡于柳桥河畔,一日在桥下遇见昔日旧识的艺伎,得知她近日接待的是自己同门师兄技艺高超的国贞,受刺激而立志发奋专研画艺。
不多久,自幼喜爱武者绘的国芳终于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创作题材《水浒》,而当时曲亭马琴译、葛饰北斋绘的绘本小说《新编水浒画传》正风靡整个江户。
文政十年(1827年)歌川国芳开始创作浮世绘单片锦绘《水浒豪杰百八人之一人》,最初绘制出版了智多星吴用、九纹龙史进、行者武松、黑旋风李逵和花和尚鲁智深等五幅,不料立即引起轰动。欣喜若狂的出版商加贺屋吉右门卫乘机追加全部108人的订单。据日本《浮世绘歌川列传》记述,有人说最后竟创作109人,是不是稀里糊涂重复画了一位好汉?从如今只能确认到74幅里无从考证,这传言从侧面反映了为了绘制《水浒豪杰百八人之一人》系列,歌川国芳用了将近十年这样一个漫长的创作过程。
为表现这一百多人不同的容貌和个性,歌川国芳还到附近本所五目的五百罗汉寺去摹写罗汉像当素材,他越画越得心应手,《水浒豪杰百八人之一人》构图大胆、动作夸张,特别是在一些豪杰衣饰上加绘了漂亮的图案纹饰,图案花纹的疏密使画面装饰效果奇佳,让观阅者赏心悦目。十年间,这些豪杰造像也逐渐在江户青壮年的纹身上流行开了,街上皆是走动的“歌川国芳的武者绘”,其影响甚至超越了葛饰北斋的《新编水浒传》。
如今读到的那些传闻轶事,大致可以了解歌川国芳从默默无闻的画师成为江户人气聚集的浮世绘大师、开创浮世绘武者画新流派的经过。
回顾歌川国芳的《水浒豪杰百八人之一人》的成功,自然是无法绕过葛饰北斋的《新编水浒画传》,而研究这两个日本版的水浒造像后,我们可以发现在他们身后还有一套影响他们的,赫赫有名的明末陈老莲创作的《水浒叶子》的存在。
选出几幅对比的图例,可以明显看到歌川国芳受到陈老莲《水浒叶子》人物造型的影响。
美术史上享有“盖明史三百年无此笔墨也”美誉的陈洪绶,其《水浒叶子》以稚趣、高古、奇谲的文人志趣与通俗娱乐相结合,使具有强烈个性特征的人物画独霸画坛几百年。
然而,在明清国内无数模仿者中,最有成就的任熊也难逃文人画线条形式化的窠臼。
然而经过东夷的葛饰北斋传承桥接,与任熊同时代的,在中国传统画史里只能算画工的歌川国芳,淡化《水浒叶子》线条的形式趣味,强调了构图奇趣和平面装饰性,终于衍生出浮世绘武者绘这一新画派。
歌川国芳的神武军师朱武像显然是参考了水浒叶子里的入云龙公孙胜
http://s2/mw690/64263798gd0bd0ab9dc51&690
神行太保戴宗的装束也如出一辙
http://s16/mw690/64263798gd0bd1b2e6f3f&690
左至右分别为陈老莲、葛饰北斋和歌川国芳的九纹龙史进,可以看出从文人画人物到浮世绘人物的演变
http://s5/mw690/64263798g7b462db5f554&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