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湖南科教新报—“揭秘英语向中国传统英语教育挑战”

(2010-07-14 13:09:07)
标签:

教育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科教新报:“揭秘英语向中国传统英语教育挑战”

 

       

http://www.sinoycjy.com/haowayadmin/WebEdit/uploadfile/20100630121920367.jpg

http://epaper.voc.com.cn/kjxb/page/94/2010-06/30/A8/20100630A8_brief.jpg

       《科教新报》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湖南日报报业集团和湖南教育报刊社共同主办,全国公开发行。《科教新报》是唯一覆盖湖南教育系统并替代全省教育综合大报功能,为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广大师生服务的报纸,是我省教育系统的重要舆论阵地。

       《科教新报》2010年第25期专版关注“挑战—向飞宇揭秘传统英语教学误区”内容如下:

 

挑战

——向飞宇揭秘传统英语教学误区

郭华平

 

本报记者 郭华平

        英语已经成为我国偏远山区孩子面前的一座不可逾越的大山。其实何止是偏远山区的孩子,各种各样的出国考试,各行各业的职称考试,各种不同层次的应试教育,哪一次不把孩子们折磨得苦不堪言,哪一回不让一些优秀的专业人才因英语“腿短”而扼腕长叹!据不完全统计,长沙市一个中等收入的家庭,一年为中、小学生花费的英语培训费不下于5000元。许多情况是钱花完了,人累病了,所学转身又还给老师了。传统的英语学习,进入了一个周而复始的怪圈……

        就在所有人面对这一密不透风的“怪圈”徒唤奈何时,一位自称是传统英语教育掘墓人的向飞宇放胆一呼:他将用5到10年或许再长一些时间,撼动中国传统英语教育的基础,让偏远山区的孩子在较短的时间里说上一口纯正的英语,让所有学习英语的孩子,不再沦为英语文盲。向飞宇要做中国传统英语教育的终结者?

        5月28日,在长沙市劳动路一个小型会议室里,向飞宇面对前来探讨英语学习新法的专业老师、学生、家长侃侃而谈。他直言传统英语教育方法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就像北京地铁里的文盲——尽管混居北京多年,满口京韵京腔其实只字不识,更不懂个中意蕴。此言一出,语惊四座……

向飞宇何许人

        向飞宇是何人?为何口出狂言?6月13日,记者约见向飞宇的几个旧友,撩开了向氏面纱。

        向飞宇,湖南衡东人,1972年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他从小学到高中数学没有一次考试不是满分。由于生长在衡东农村,满嘴的衡东腔让向飞宇学英语吃尽了苦头。初中到衡东县六中就读,初中第一学期,英语只考了29分(满分100分),到第二学期英语期末考试,只考9分。为此,向飞宇想过退学,最后屈从于母亲的棍棒,继续上学。当教导主任的姑父开导他:英语是主课,英语成绩不好,你一辈子考不上大学。在母亲的棍棒和姑父的劝诱下,向飞宇平生第一次选择留级。尔后直到高中毕业,他集中攻读英语,到高考放榜时,他考取国内某重点大学,英语成绩高达135分(满分150分)。

        大学期间,向飞宇更加着力于英语的研习,大学毕业时英语考过了6级,这在当时的理工科学生中实属凤毛麟角。毕业后他分配到湖南省电力公司下属单位。按照当时水平,向飞宇绝对是一个电力行业英语的佼佼者。可最具讽刺意义的是:1999年出差北京,他这样一个英语水平过6级的人,在地铁里碰上几个用英语交流的外国朋友,居然一句都听不懂,一字都说不出。他不日将赴国外工作,英语是他的工作语言,这让他惊出一身冷汗。

        1999年底,向飞宇被派到欧洲。由于工作上的关系,自己自觉或不自觉地进入英语学习的反思阶段。向飞宇不断收集英美国家的英语教材,利用各种机会走进英美国家的中小学课堂。他惊奇地发现,英美国家是不学国际音标的,都是直接拼读。在国外数年,向飞宇发奋钻研,终于成就了自己的揭秘英语教学法。向飞宇说:“我培养的学生,哪怕是小学生,5年就可以超过大学英语专业本科生的读译水平。”

剑指传统英语教学

        几经周折才找到向飞宇。在长沙市劳动西路向氏寓所,一个把身子埋在书堆中的他,闻声缓缓伸直了腰,当他风一般地转到你身边时,随即响起一串清脆宏亮声音……

        面对记者,他诉说着传统英语教育的种种误区:学国际音标带给我们的危害是能说不能写,能写不能读。这是传统英语教育的误区之首。

        向飞宇话语里自负中又似乎带点淡淡的伤感:在国内读书时他自认为是拔尖人才,可前半生却耗费了80%的精力在读英语,记英语,仍逃不脱英语文盲的命运。到了国外,他说不敢开口,写不敢提笔。传统的英语教育让所有的英语学习者只知死记硬背,穷其一生也难有本质上的突破。因此,死记硬背英语单词是传统教育的第二大误区。就算我们每日白天对日光,夜晚对孤灯不停地读,不停地记,又能记下多少?这种只背乘法题,不教乘法法则的“蠢行径”贻害无穷。

        正当向飞宇滔滔不绝诉说传统英语教育带来种种危害时,两位来自郴州的英语老师向飞宇坦承英语语法教学的困惑,直面英语等级考试的忐忑。接过来人的话题,向飞宇的语气更加沉重,把英语分成三六九等,自我设限,用中国人的语法教英语恰恰是传统英语教育中另外两大误区。

        中国人学一辈子语法,考一辈子语法,最终的结果是:看不懂英语原著,写不出地道的英语文章,弄不清英语语法的真面貌。其实这个问题的关键是:中国人学英语语法目的不对,只把考试作为第一目的,岂能不出现问题。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为交流,是感受语言本身的魅力,感受语言文化的智慧,而绝不是为考试。中国人教英语,为了讲解的方便,拚命削足适履,才会让“挨着窗户的角落里有一张桌子”“我喜欢音乐”这样恶心低级的句子普遍用于英语教学中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至于英语考级的问题就更加让人揪心了。英语首先是语言,是文化,你把英语分成三六九等岂不是贻笑大方?如果英语有“少儿英语”“儿童英语”之分,那么我们岂不是也要把汉语分成“少儿汉语”“儿童汉语”?今人英文教育太肤浅,缺乏阅读和应用这是要误人子弟呀!面对两位外地来的老师,向飞宇把传统英语的种种弊端像抽丝剥茧,一层层撕开,言语犀利,直指要害。

        向飞宇对传统英语教育误区的陈述使记者突然想起著名教育家辜鸿铭先生曾说过一段话:今人读英文十年,开目仅能阅报,伸纸仅能修函,皆由幼年读一猫一狗之式教科书所至,所以终其一生只有少成。他主张中国私塾式即开蒙未久即读四书五经,要学好英文,先背熟一部经典作根基。向飞宇的见解与大家的观点是否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答案靠读者自己把握。

记者亲历公开课

        6月下旬,在长沙几百人的大会议室里,记者见证了他的公开课。向飞宇又一次神采飞扬讲述他的揭秘英语。课堂上他时而慷慨激昂,时而深沉叙说:汉语、英语都是文化,是文化就有相通的地方。汉语是象形字,英语也是,只不过是英语的音意形结合更完美。

        课中,向飞宇用他的汉语拼音法教英语,学生们一遍一遍地跟他拼、读、写,课堂内书声朗朗,笑声不断,掌声难息。大托铺一小学四年级学生说,我学揭秘英语一年,现已有见字能读,见词知义,知义能写的功夫。

        也有听课者疑惑:他们觉得向氏所述揭秘英语教学法以前也零星见过,只不过是没有揭秘英语这样集中罢了,与传统英语教学法相比,难免旁门左道之嫌。揭秘英语教学法到底能否载荷其让语言回归本质,回归平民化的理念仍需验证。

不算结尾

        与向飞宇的交谈中,记者不断感受到他对传统英语教学的挑战,他的教学法是否有所偏颇我们不作评判,但他终于向英语传统应试教育发出了第一声呐喊:“要让全中国所有偏远地区的贫困孩子都能受到良好的英语教育,让中国所有农村孩子都能说上一口流利纯正的英语”。这种理念正合记者之意。我们企盼:揭秘英语理念的推广能让偏远贫困地区的农村孩子开智,得惠!让英语不再是横亘在农村孩子或者中国人面前不可逾越的大山。

 

 

详见 科教新报2010年6月30日A8专版(2010年第25期)

         科教新报网http://epaper.voc.com.cn/kjxb/html/2010-06/30/content_227190.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