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寻找永外革新里地藏庵

(2013-03-27 21:44:41)
标签:

永定门外

革新里地藏庵

革新里

管村

                                http://s7/mw690/64247cdctd8ebdaee10a6&690


这次写个比前番更冷僻的历史遗迹。永外街道大概是北京城行政区划最为奇特的地区了,这个西起北京南站东至蒲黄榆的狭长街区,既不是以城池基址为界划入丰台区,也不是以中轴线为准分归宣武、崇文,而是莫名其妙的,成为崇文区单独辖制的一块城外飞地,而随着2010年南北城区的合并,永外街道又戏剧性的归入了东城区。当然冲突最强烈的“戏眼”在老宣武的太平街,如果你沿着这条陶然亭黑龙潭畔的大街南行出城,即刻就会进入东不东城不城的东城区辖所的革新西里社区。
   革新西里、革新里和管村社区在永外街道西部,南侧紧邻丰台区西罗园,北界京山铁路,是永定门关厢商圈辐射的西缘。清代此地于属顺天府大兴县,一九二五年国都南迁、北平设立郊区时划入南郊区,一九五零年划入北京市第九区。六十年代归入宣武区永外街道,革新里社区东侧的管村路东口,有一所以社区命名的革新里小学,小学大门西向,门外古槐童童,两株南北对峙,钉着一红一绿两枚树牌,不是郊埛常见的物事,倒很像庵观里人工种植的乔木,引颈向墙内望去,还能看到一品老松,寺庙改做学堂是南北通习,不免更使人生疑。
 
http://s10/mw690/64247cdctd8eb676fdfc9&690   http://s8/mw690/64247cdctd8ebc05808b7&690
  1939年北京地图四郊全图上可见地藏庵村,在管家村东南 http://s1/mw690/64247cdctd8ebdffc66d0&690

     民国25年(1936)重修二郎庙碑 周兴中撰

网上一番查找,简单列了个嫌疑清单,内中还有遗迹可寻的马家堡二郎庙在马家堡路44号,毁于庚子国变,民国二十五年由北京长春堂药店总经理张逢庆重修,是所供奉关帝、二郎、观音大士等神祗的道观,但44号的地址在古树西侧,位置似不符。嫌疑较高的是管村关帝庙和革新里地藏庵,前者的身世很有趣,居然是北京估衣行集资修建的行业神庙,估衣行专售旧衣粗布,不知为何要拜关二爷为祖师,有北图乾隆二十一年(1756)董元度篆写的关帝庙碑拓片为证。
http://s11/mw690/64247cdctd8eba56d0f1a&690

而革新里地藏庵的名字来自于革新里小学的校史,小学建于三十年代,历史上曾长期以地藏庵为名。之所以开出并列嫌疑的寺院,是因为地藏庵无碑帖记录存留,而民国寺庙登记中无管村关帝庙的记录,因此不能判断其有无相互沿革关系,倒是在地藏庵的寺庙登记记录中,模糊的写着“建于康熙年间”,确实有“槐树大小八棵,松树一棵”。北京文物地图上记载地藏庵的朝向是做东朝西,与小学的朝向相符,地址是革新里5号,与小学现地址管家村5号不符,不知是否笔误。姑且做出妄定,民国时期地藏庵村的地藏庵,其遗址就是现在的革新里小学。
   
http://s13/mw690/64247cdctd8eb645a96dc&690



http://s13/mw690/64247cdctd8eb6a16896c&690


根据民国寺庙登记,地藏庵原属私建,地址在南郊区一分所地藏庵村四号,面积七亩四分余,殿房计一百一十九间,祭祀观音、地藏及关圣帝君等神祗,关帝而易名地藏,不是没有可能。根据中国文物地图北京分卷记载,拆毁前的地藏庵,除山门西向外,主要建筑均为南北朝向,两进院落,殿宇为硬山合瓦顶。见惯了这种“没见过”的寺庙,倒也不觉得怅然,倒是对这片比庙年轻些的小区的长存有些担心,小学南侧是百荣世贸,再向南是丰台的南苑乡,已不再是旧式小区的封闭静谧,而别有一番城乡结合部的繁华喧闹了。http://s14/mw690/64247cdct7c17942ec13d&690




 永外街道保存尚好的三处文物,有“永外三宝”之谓,但是细细走访观察,则文物遗存何止称三,除了这几棵身份可疑的老乔木,还有如沙子口民主北街的苏联式楼这样的经典建筑,而景泰路、安乐林及沙子口斜街一带的旧式住房遗珠也不在少数,南城关厢的拆迁是最为滞后的,抓紧时间则还有留纪念的机会。最后附一则清人笔记小说《春明从说》上的小故事,因为言及一座“永定门外地藏庵”,与本博文沾边,而确实具备一分钟故事的跌宕喜人,故在此与诸君分享。小说最后那句,也算是对最近破坏伊桑阿墓等文物古迹的文物贩子致意吧。
俞蛟《人骨箸记》 :出永定门里许,有地藏庵,主僧陈姓,本刑部吏胥,作奸被黜,髡顶为僧。庵四周多隙地,凡客死者,皆就其地瘗之,而收其值。余春日郊游,过庵小憩,见后 院草屋数椽,髑髅累累,杂骨如竹头木屑,堆置墙角如阜。有长经尺余,整齐装列,高与檐等者,则人之臂胫骨也。不禁惊心惨目,呼僧而问之曰:“此何为者?” 僧曰:“此岁久败棺破冢,无子孙为之祭扫培植,暴露于荒烟野草间。衲子随时检拾,将焚化而掩埋者也。”余曰:“此古圣人掩骼埋之义也,上人功德伟矣 哉!”时有客语类似楚音,仰天笑曰:“其然岂其然乎?”余异其言,俟出而尾其后,询之,客曰:“余曩者之江右,阻风沙际,同舟有客登岸,袖骨二具出,刀踞 切磋之,成八箸,色白而纹理细密,似象牙,货于邻舟。心窃异之,而未敢问也。后相处久,两情颇洽,值酒酣,询其前箸,客曰:“凡驼牛诸骨,色枯干无纹,此 夫人而知之矣。象牙纹直,色微黄,而有泽;此商王受所创制以佐玉杯者也。然象产九真日南,非如犬羊牛马之多也。数岁一易齿,能给海内之用乎?今天下之大, 比户而索,象牙诸器,不啻竹木,是象牙多于犬羊牛马之骨也。”因以手指其臂,复举足,而指其胫。余惊曰:“然则人骨乎?”曰:“凡色白而纹理细密,谛视 之,中有方格隐隐者,皆是也。居是货者,非他人,皆游手游食、说地狱因果、劝人念佛戒杀放生之秃奴也。每岁检拾积贮,私货于治骨之家,以其髑髅杂骨,焚化 掩埋,以掩人耳目,由来久矣。”余怃然曰:“然此其所以独取臂胫,整齐装列,不与杂骨混置墙角者乎?兔死狐悲,物犹伤类,胡乃同具人形,忍心惨毒,曾狐兔 之不若耶?地狱之设,正为斯人!”
 
http://s4/mw690/64247cdctd8ebe5783c13&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