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爱满重阳

(2023-10-23 21:40:12)
金秋时节,丹桂飘香。今天是农历九月初九,我们迎来传统节日重阳节。在这个文化底蕴深厚,赋予浓浓情思的佳节里,人们赏菊游乐、心胸开阔,登高远眺、思乡怀远。
如今,重阳节还是我国法定的“老年节”,尊老、敬老、助老的新内涵,体现着传统节日在新时代的继承与发扬,表达着每位老人都能健康长寿的美好祝愿。
《易经》中以“九”称“阳爻”,古人认为“九”为阳数,九月初九,两九相重,故曰“重阳”,又名“重九”。屈原有诗曰:“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早在《楚辞》中,“重阳”一词就出现了。爱满重阳
重阳节被正式定为节日,相传是从唐代开始。《千金月令》中写到:“重阳之日,必以肴酒登高眺远,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秋高气爽的日子里,与亲朋好友相约郊外登山,乘秋风,望秋雁,看湛蓝天空,赏黄叶遍野,实在惬意万分。
到了宋代,重阳节变成了大型赏菊“嘉年华”。《东京梦华录》中就记载了品种繁多的各式菊花:“九月重阳,都下赏菊有数种,其黄白色蕊若莲房,曰万龄菊;粉红色曰桃花菊;白而檀心者曰木香菊……无处无之。”繁花似锦的都城里,百姓们赏菊、颂菊、饮菊花酒、登菊花台,好不热闹。从广为传颂的诗句“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中,也可以看出菊花对于重阳节的重要意义。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从王维这篇写满了兄弟情深的名篇中,我们看到佩插茱萸也是重阳节流传已久的民俗之一。茱萸香味浓,能驱虫去湿、明目醒脑,人们往往采摘其枝叶,或佩带于臂,或放置随身香囊里,以此辟邪求吉。
民间还有着在重阳节吃重阳糕的传统食俗。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吃糕”意为“登高”,寓意着步步高升,父母还会将重阳糕摆至儿女额头,祝愿百事皆糕(高)。
与春日的踏青相对,古人认为秋日的重阳是“辞青”。在这一天,我们与青绿告别,与秋色相遇,时光匆匆,步履不停,前程自有美好风景。
爱满重阳
《素问》有云:“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焉。”民间也认为“九九”音谐“久久”,重阳便有了长长久久之意,寄托着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老敬老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重阳节定为“老人节”“敬老节”。2013年实施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正式规定每年重阳节为我国的“老年节”,倡导全社会参与尊老、爱老、助老,大力发展敬老、养老事业。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时代在发展,爱老敬老的优秀传统美德则需要代代相传。无论是在这个特殊的节日还是日常生活中,我们都需要多抽点时间回家看看,将尊老敬老变成一种习惯和自觉,让老年人享受到真正的陪伴。
最美夕阳红,岁岁皆平安。值此重阳佳节,祝所愿所爱长长久久,温暖相伴如意安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