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一生,就是一场轮回
 (2023-10-03 19:07:56)
	
			
					(2023-10-03 19:07:56)		丹尼尔·戈尔曼曾说过:“情感是人类最深刻、最复杂、最神秘的体验之一。”情感是人类最为珍贵的财富,它们可以激发我们的内在动力,让我们更加热爱生命,更加热爱这个世界。
唐僧前往西天取经,途经女儿国。起初,他只是打算取得通关文牒,匆匆离去。然而,情况的发展却让人担心不已——女儿国的国王竟然爱上了唐僧,二人的卿卿我我,让人心乱如麻。为了安抚国王的心情,唐僧说:“若有来生。”当唐僧渐行渐远,国王则静静地等待着来世的相逢与守候。结局令人遗憾,唐僧最终取得了经书,成为了佛,而国王的欢喜却显得空洞无物。
冰心曾说:“假如生命是乏味的,我怕有来生,假如生命是有趣的。我今生已是满足的了。”生命的轮回并不仅仅是前生、今生和来生的交替,更是在“就此一生”的循环中。当我们渐渐步入老年,感受到生命中已经发生了许多轮回时,我们会发现这种感受无比真实。

首先,生儿育女,是家庭的轮回。有句老话说得好:“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到老。”从中年到老年,我们为了子女的美好未来不懈努力。有的人甚至会迁就学区,远离家园,只为了给孩子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他们可能为此奔波劳碌,但是心中充满了满足。当子女长大成人,我们也慢慢变老。然而,看到子女的成长和幸福,我们的所有付出都变得无怨无悔。子女带来的快乐和牵挂成为了最珍贵的回报。有一天,有人说:“你的儿子,很像你。”这时,我们明白,血脉延续,两代人之间完成了一次轮回。顺理成章,孝顺父母的行为也在这轮回中体现。我们供养父母,然后送别他们。若干年后,我们的子女也会供养我们,送别我们。

其次,及时退休,是工作的轮回。在职业生涯中,我们经历着不断的循环:起初毫无工作经验,然后进入职场;多年奋斗,再度告别职场;最后再次回到没有工作的状态。就像军队中“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那般。你退下来,年轻一辈便接替上来。《贞观政要》中说:“进有退之义,存有亡之机,得有丧之理。”前进的时候,也蕴含了后退的可能;生存时,也隐含了灭亡的机遇;得到的同时,也会失去。如果我们不能理解这一点,在七老八十的年纪,还执意想要重新加入职场,甚至和年轻人争锋,那真的会很辛苦。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特殊技能,能够保持一辈子的活力。即便是有名望的人,某天也会释然地放下那个“名望”,轻装上阵。就如居里夫人,收获了无数的奖杯奖牌,却将它们当做玩具给孩子们。手中有退休金,并不是因为大富大运。那是因为我们曾经勤奋工作,缴纳了养老保险,于是“工作的业绩”慢慢地回馈了我们。因此,人生终有尽头,最好的结局就是以“人走茶凉”来收场。

再者,生老病死,是时间的轮回。小说《活着》中说:“死亡不是失去了生命,而是走出了时间。”在动画片《千与千寻》中,也有这样一句话:“人生就是一列开往坟墓的列车,途中会有很多站,很难有人可以至始至终陪着走完。当陪你的人要下车时,即使不舍也该心怀感激,然后挥手告别。”从这些话中,我们能够感悟到,虽然世界辽阔无边,但时间和空间却是有限的。容得下的人,只有那么多。所以,有人来了,就意味着有人要离开。时光犹如公交车,能容纳一定数量的人。若是每个人都不离开,车上就会挤满,没人能再上车。因此,必然有人要下车。我们终究是时间的过客。既然如此,就应该保持一颗感恩的心,珍惜今生。充实生活,不计较前世,不负此生,不惧未来。
							
		前一篇:保持内心的清净至关重要
										后一篇:人至暮年,怨这秋风,怨它太匆匆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