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风,古诗词里的风

一年一年,秋风从人间闲闲的吹过,也吹进了诗词。
清代诗人赵翼的《野步》“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把秋风描绘的多么明快,又是多么的匆忙,枫叶在秋风中染成霜红,而黑发在秋风中变为白发。
这样的秋风一次一次远离,又一次一次地走近,岁岁年年,而晏殊也曾经站在这样的秋风里,“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人在天涯,水阔山长,秋风里的心意能寄到哪儿呢?这些无法投递的心意就这样一点一点留下来积累成诗词,落在了信笺上。
秋风易让人悲秋,但无论如何,都要把自己的心安顿好,不让心跟风漂泊。疏狂不羁的刘禹锡的《秋词二首》就一改悲秋气氛,赞颂了秋天的美好,并借黄鹤直冲云霄的描写,表达他奋发进取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情怀。刘禹锡豪迈的写到“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刘禹锡经历了政治坎坷,经历了巴山蜀水的凄凉,身心被弃置一边,但他却用一份豪迈在秋风涤荡中欣赏美景,这是因为他真正懂得了秋天的寥落之美。甚至还深情款款的专门写了《始闻秋风》:“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记下了与秋风的约定。

人生苦短,无论春花还是秋风,都是历程,都是成长,只要能安顿好我们的心,何尝不是一种对生命的彻悟呢?
前一篇:读懂《醒世歌》,不做糊涂人
后一篇:中秋,有一年中最美最大的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