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说修练浑圆养生桩的养蓄、行与化气
(2015-06-30 20:25:07)
标签:
健康 |
浑圆门的谭鹏飞通过功友向大家传了内扣手的技术。我看后一练,马上就说,这太像五形功内的熊形步。有些功友并不知道熊形步的内容,当然
一时也不相信我的话。其实,也不必要去分辨什么内扣手、熊形步这个问题,因为熊形步在武林并非新鲜东西,而是太多内功门派都学习、都另外命名的东西。所以,是什么名称并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其中的内容。
先说五形功中的鹤形步。先步法、再拳法、再身法与手法。五形功内的鹤形是步法训练的基本功。但是,真正走起来,我却看见了两三种走法。我是直接跟随王师学的,但是,我感觉我所学的是王师已经改造过的,而非原始的。其他几种走法,更接近摩擦步。后来我也想通了,几种大同小异的步法,是同在提胯、近乎摩擦步方面,不同在于手的安排。我学的鹤形步,有不挥动手臂的地方,有手臂飞翔的地方。这种改造后的步法,好看,好平衡,更重的是暗藏行武发力。其中的踏雪蹚泥、如拖物受阻慢行,是一种轻试力。而提胯的要领是不能将脚跟先于脚掌提起,提胯时感觉有弹簧拉着脚板心,落地时不能脚跟先落地,而是几乎近于摩擦的脚掌略先接地,而且头领身体转动,即鼻尖所向是迈出脚的脚尖所向。
王师那时劝告我们要多走鹤步,主要是导气下行,加强行走的平衡。尤其适宜中老年人练习。鹤步是步法的基础。踩地的脚掌踩地一刹那,手掌同时发力,也是一种试力。当然,开始只能学习一种,即第一种踏雪蹚泥。
,,,,,虎扑步是练习前扑力中腰、胯、腿、脚与手臂发力的合一与协调。这种步法看来容易,好像看一遍就可以上手模仿,但是,我们做的虎扑动作往往是断开的局部肢体动作,力不从心,或者说所发之力只是拙力。谭鹏飞与我见面时,就批评山庄教练教的虎扑动作不像,他还亲自做了一下动作给我看。虎扑的发力动作要点也在脚胯腰背的合力上,发力点在后胯上。但这就是最难学了。好在我们的养生者只是大致学一下,能够帮我们加快行气即可了。
附
五形动法
练习五形动法的基本要点:
1.
2.
3.
4.
5.
五形动法的动作及要领
一.
两脚丁八步自然站立,右脚或左脚在前均可,全身重量三分在前脚,七分在后脚,成前三后七步。站好后两手从身体两侧向前向上慢慢抬起与眼平高与肩同宽,两掌向前,此动作练习时要求脚尖、心口、鼻尖三点一线。两手抬起后不要停顿,手即向前下方拍击至胸前的高度。要求拍击时胳膊不要伸直、弯曲,前膝关节顶不得超过脚尖,后脚跟不得离地。拍击后不要停顿,两臂慢慢抬起,高不过头,继续向前下方拍击,要求两手臂向前上方抬起时臀部向后下方坐,两膝屈曲,向前下方拍击时身体上起,前膝微曲,后脚伸直。
要点:
1.
2. 两手臂向上前方举起时两胯要提起。
3. 以腰为主带动两肩手运动。
意念:
行步功:
即行进中的虎扑,在原地虎扑动作熟练基础上,在向前下拍击的同时,前脚前移,后脚紧跟,要求两脚向前移步距离均不能超过脚的长度。落脚时,脚尖先落,后脚跟不得抬起,两脚起落要平稳。
意念:除同前面的内视假借外,要求“脚下如趟泥”。
功能:
1.
2.
二. 熊形
两脚与肩同宽自然站立,两手半握拳,拳眼相对,向前向上缓缓平举,高不过肩,两手臂弯曲,两手半握拳平伸上举与肩平,继而身向左转动,右臂前伸,左拳置于右拳与前胸之间,眼向前平视,上式不停,身体向右转动,左拳前伸,右拳收回置于左拳与前胸之间,两眼向前平视,然后身体高左转动,右拳前伸,左拳收回,两拳交替反复进行。
行步功:
原地不动步的熊形熟练以后,进行运动中的熊形运动中的熊形的做法是,
意念:内视麻热胀,假借两根橡皮筋,两手各握一根前端,后端系在脖颈上。
行步功:在身腰转动的同时,带动腿脚向前移动,落地后身体再向另一侧转动,动作交替反复进行。意念:上肢同上,两手两脚间如系一根橡皮筋,运动如熊行。
要求:
1)
2)
3)
功能:
1)
2)
3)
三.
自然站立,两脚与肩同宽,两手五指尖撮合,向前向上平举,高不过肩,身体重心向左(向右一样)移至左脚,左脚屈膝下蹲,右脚尖点地,脚跟提起,右手放在右膝上方,左手提起至左耳外侧,身体向右后方转,然后身体加转上提,右脚向前迈步(直行),身体重心由左脚移至右脚,左脚向前迈步(呈弧形)。右脚屈膝下蹲,左脚尖点地,身体向左后方转动,同时左手下落至左膝上方,右手上提 至右耳外侧,如此反复练习,要求上体向左,右后方转动时,头随之尽量向后转动,眼随之转动。
意念:两手与脖子之间如系两根橡皮筋,两脚 如踏在大棉花包上,柔软似有弹性。
行步功:在手脚变换时,步子可前走或后退,左右运行不要拘泥,以自然为好。
要求:
1)
2)
3)
功能:
1)
2)
四.
以丁型八字步站立,如右腿在前,右手半握拳抬起,高不过肩,前伸不过脚尖,拳眼朝上,大拇指指向前方,左手五指张开微握,放于胸前,右手腕向左,而身体向右,继而右手腕向右身体向左反复练习后再换左边练习。左边动作和右边动作一样,唯左手左脚在前,待单边熟练后,应左右交替练习。
意念:前手与脚间如系一根橡皮筋,后手如按水面一浮球。
行步功:上述姿势不变,配合滑翔步练习。如右脚 在前,右手在前,当右手腕向左的同时,右脚 向前移动。移动的距离长短要看炼功者的熟练程度。初学者步子向前移动约为4━6厘米,熟练者可稍大些。
蛇形左右交替前进的动作熟练了,接着练习后退的动作,如右手右脚 在前时,先退左脚 ,在右手腕向左边摆动的同时退左脚。当右手腕向右边摆动时,退右脚,如此反复进行。
意念:
1)
2)
3)
功能:1)
3)
4)
五.
意念:
1)
2)
3)
4)
5)
鹤飞行:
其它动作如常,把下垂的两臂抬起,与肩平高,两臂平伸,掌心朝下,两手臂随着身体起落而上下缓慢摆动。
意念:
想像鹤在空中自由飞翔的神态。
功能:
1)
2)
3)
4)
说明:
本文保持二十五天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