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左耳垂上有三颗痣的男人

(2005-12-19 01:16:33)
标签:

杂谈

分类: MSN搬家
        我路过冷香塔院的时候有只松鼠蹲在塔院门口,前爪儿捧着什么正在嚼个不停。被我的脚步声惊动后,倏地一声就窜到树上去了。几片枯叶被震了下来,慢悠悠地,在空气里划着不确定的曲线。
        塔院铁门上暗褐色的油漆斑驳。我推了推门,纹丝不动。透过栅栏,见内里一老和尚,目光缓滞,袖袍盈风,自有一股气势。当然,这仅是刻在一大块黑色石碑上的画像,石碑左上角书云:寄禅老和尚德相。此碑立在亭中,亭名“嚼梅”。亭旁一塔,料想塔内即该僧之舍利。冷香塔院、嚼梅亭,好一个风流的老和尚呀。亭上之对联,塔院内壁之铭文,也在说着老和尚于梅,于佛,于心的诸多喜乐之事。我退后一步,合什作揖。
        天童玲珑的后山,此时是最好的时刻。太阳从西南边照过来,从路旁的竹山中透进来,山风轻轻吹得竹叶唰唰响,也不觉得寒冷。竹山之中又有一湖,湖面是冷冷的蓝绿,不是非常清澈,不是非常混浊,湖面上飞过两只有着长长尾巴的野雉,鸣声婉啭清脆。大概整条小道上就我这么一个外来的人,一个不甚虔诚的人,随兴所至,欲与鹿游。途中又谒中峰塔院。
        行良久,至一石桥前。过桥,则水泥路变泥泞山路,我踌躇着。桥旁有小石碑,碑上刻简易指示图。对照之下,方明白过桥后是另外的景点。我本是无心之游,亦无意于踏游全山,故不宜往深山行,便折了回来。折回不远,便是刚刚简易指示图上所标识之古天童。拾阶而上,至山门前。门上头一匾,匾上“古天童”三字破损不堪,但我料定也是后加。进不去,颇感无奈。识得汝面,不识汝面,识又何如?绕道而行,在山门的另一侧,见矮墙残瓦,心内一喜。于是我便做了那翻墙的张生,跳进了庵堂的后花园。
        只是这后花园,种的却是一畦整齐的青菜。绕过这青菜,见一小屋,屋甚小,亦是门紧锁。侧面有窗,我见其内亦是一碑,上刻“渊默雷声”四字,碑前有一座垫。莫非是和尚面壁之处?我回转身,见一小院落,上书“化身窑”三字,内有两孔窑,窑上有铁门,铁门外堆着不甚整齐的木柴。化身窑,化身窑,化身窑,这竟然是僧侣荼毗之所,化身窑与渊默雷声的后面,更是一片森森的塔林。整个古天童,只有我这一副皮囊看不透声色相。似听到几声佛号从塔林深处传来,我惊惧不已,不敢细究,快步走到矮墙处,双手一撑,奋力一跃,跳了出来。踉跄之后,又一阵小跑,喘了口气,方敢回头。古天童巍然不动。
        
 
        若干年后,我才知道,我那跳墙的英姿被一过路的美妇见到。美妇回家之后,郁郁寡欢,不久病倒。家人于京城贴布告求天下名医。我依布告上门,悬丝搭脉。然后亲手为其做了一罐药膳,美妇食下之后,神采奕奕,第二天便能活动自如。美妇之父母,京城巨贾谢我十万金,我笑而不取。美妇亲自谢我,见我后一呆,既而双脸红透。道过万福之后匆匆回到内堂。美妇父母又问,给他们女儿吃的是什么药,如此神效。我淡淡地说:“佛跳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