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场院的一天——收黍子(黄馍馍的原料)

(2012-10-15 09:25:17)
标签:

红果果

秋收

农忙

黍子

黄馍馍

美食

http://s4/middle/64209c59hcc0eee53b7a3&690

   每年的国庆都在加班中度过,今年终于给自己放了个假,想着要去拍拍秋天的景色,可是只去了两个地方,而且距离也非常近。因为早就知道十一是个拥挤的地方,我不会去外去凑人流的热闹,可是又不甘宅在家里,就选择了两个最熟悉的地方,去看了一下秋景,之后,因为父亲生病,我就待在家里帮母亲收秋了。

   其实,这几年一直想拍一下秋收的景象,最想拍的就是打场。看起来比较原始,而且大家一起干活,有说有笑,非常有趣。我已经许久没有感受这样的生活了。

   今年,因为自己给自己放假,所以有了这个机会。其实最想拍那种连枷打场的情景,可是如今这样打场的确实非常少,只看到一处,可是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拍下来。不过遇到了用骡子和驴碾场的情景,以后会发照片。

 

http://s6/middle/64209c59hcc0f0fa16a15&690

http://s5/middle/64209c59hcc0f100ea654&690
   一天打了两场,早上到中午一场,中午又拉来一车黍子,两个姑父在卸车。拿绳子的这个姑父已经近七十岁了,而且还是退休工人,不过每年都种十多亩地,所以累得背都驼了。

http://s11/middle/64209c59h7ace4db1526a&690

http://s2/middle/64209c59hcc0f09403c11&690



http://s11/middle/64209c59hcc0f19f0631a&690



  早上,五点半,两个姑父就到场院铺黍子了。早上,我在家里帮母亲做家务,所以照的是中午铺的场景。一天碾了两场,上午一场,下午一场。黍子,又叫糜子,生育期短,耐旱、耐瘠薄,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我们这里主要用黍子做黄米饭和黄米糕。其实糕的做法也是有许多种的,比如豆面糕、蘸汤的糕、油炸糕、煎糕、烙油饼等。
  黄馍馍因《舌尖上的中国》走红,被更多的人认识,黍子也被人了解。我觉得北方,有许多相通之处,或许是在同一纬度吧,我们的语言与山西、内蒙、陕西等地区相近,而且我们睡炕,也种黍子、莜麦、土豆,也吃黄米糕、莜面鱼鱼、莜面栲栳栳等。说起黄馍馍,我的印象中是没有的,但是问问母亲那一辈的人都知道,只是现在不怎么做了。

  http://s8/middle/64209c59hcc0f09737c97&690

  母亲和姑姑一人拽了两捆黍子,拉到场中间。

http://s5/middle/64209c59hcc0f13359b94&690
  将黍子解开,抖散铺在场院里。
http://s12/middle/64209c59hcc0f13c0486b&690

http://s6/middle/64209c59hcc0f151afbd5&690

 虽然是中午了,大家都有些饿了,也累了,可是铺黍子的速度还是很快的,一会儿就铺好了。
http://s3/middle/64209c59hcc0f208e7492&690

 黍子铺好了,三轮车开动。三轮车后面挂一个碌碡,在黍子上转圈,以将黍子上的果实轧下来。 小外甥女,坐在车上,笑得非常开心。

http://s5/middle/64209c59hcc0f30bceb64&690

  三轮车不停地转圈后,黍子就脱离了秸秆,就可以用叉子将秸秆叉起来抖落上面的黍子,然后捆起来,当柴火烧火做饭了。小时候,冬天家里烧炕做饭基本就靠这些。

  捆秸秆用的是干草,也就是将谷子打下去后剩下的秸秆。一手拿几根,然后一拧,放在地上,将黍子秸秆放在上面,捆紧即可。

http://s4/middle/64209c59hcc0f36408693&690

  累了,先坐在一边抽支烟休息一会儿。

http://s16/middle/64209c59hcc0f369e9bff&690

  剩下细碎的秸秆,就用叉子叉到一边。

http://s7/middle/64209c59hcc0f3af6bc96&690

秸秆清除后,就露出了黍子的真面目。



http://s9/middle/64209c59hcc0f37166158&690

  将黍子用各种工具收在一堆。
http://s15/middle/64209c59hcc0f3f41c07e&690

http://s9/middle/64209c59hcc0f3f98ce48&690

http://s4/middle/64209c59hcc0f3fc27593&690

  最期待的扬场开始了,记得中学时学过的一篇课文就说过扬场,好像是《暴风骤雨》中的一篇,老杨下乡帮老乡干农活,其中说到了老杨扬场。

http://s8/middle/64209c59hcc0f47984d87&690

扬场时,旁边需要有一个人用扫帚扫去上面的秸秆,这可是个技术活。


http://s11/middle/64209c59hcc0f4076f4da&690
  小外甥女一个人在车里玩得不亦乐乎。


http://s2/middle/64209c59hcc0f59459a81&690

  小外甥女一直追着我问为什么要带相机,我就知道她想让我给拍照却不直接说,到一边拍了几张照片。小时候,记不清是多大,大约是未上小学前,将照相馆的人请到家里照相,我莫名地不配合,在家里跑来跑去,就是不拍照。所以那次拍的照片中,没有我的身影。现在想起来,莫名觉得失落。可是现在的小孩子却十分大方,而且还会自己摆POSE。

http://s12/middle/64209c59hcc0f6a12009b&690
扬场主要将土和细碎秸秆去除,还有一些硬秸秆就要用筛子筛了。

http://s6/middle/64209c59hcc0f6a1b7af5&690
从筛子中往出倒东西,也是需要技巧的。

http://s5/middle/64209c59hcc0f6a2bedf4&690

http://s1/middle/64209c59hcc0f6a39d950&690
弄干净的赶快灌在袋子里。
http://s7/middle/64209c59hcc0f6a592de6&690

http://s12/middle/64209c59hcc0f824f87bb&690

  捧一把黍子过过手瘾。

 

http://s9/middle/64209c59hcc0f8b2533b8&690

 另一种扬场的方式,称为逗。(不知道字怎么写,读音是这个字)

http://s4/middle/64209c59hcc0f8b41a303&690

  还弄不干净就用簸箕。
http://s15/middle/64209c59hcc0f6a79c43e&690

http://s10/middle/64209c59hcc0f6aa52859&690



http://s10/middle/64209c59hcc0f6ab3c689&690

http://s6/middle/64209c59hcc0f6ad310f5&690
这是一上午的劳动成果,也是一亩地的收成。只有四袋半。种地的艰辛只有农民才能体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