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语文教师基础知识、教学基本功考试题

(2011-07-31 03:46:51)
标签:

教育

小学语文教师基础知识、教学基本功考试题

天柱坪地  刘朝瑞

第一部分 新课程标准理论(共30分)

一、根据现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填空(每空1分,共10

1、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  )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课程标准》要求第三学段学生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  2500  )个左右会写。

3、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和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其中(         )应当是对话的中心。

4、语文课程评价应突出整体性与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                )、(   

             )几方面进行评价,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5、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            )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                    )的学习方式.

6、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          

)的沟通、(                          )的紧密结合。

二、单项选择(下列各题备选答案里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选出正确答案,把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1分,共10分)

1、( )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A、语文素养                B、道德素养              C、文化素养

2、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  ),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A、语文材料                  B、自然社会           C、实际生活

3、(    )是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的特点之一。

   A、突破学科中心          B、改变教材内容       C、改变教学方法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  )阅读目标之一。

    A、第一学段                B、第二学段                C、第三学段

5、第二学段阶段目标指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背诵优秀诗文(  )篇(段)。

     A、50                           B、60                          C、70

6、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     ),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A、思考和表达            B、想象和应对          C、表达和应对

7、识字与写字的要求应有所不同,1—2年级要(  )。

     A、多认少写                 B、少认多写                  C、多认多写

8、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  )。

     A、诵读和浏览                 B、精读和略读                C、朗读和默读

9、1—4年级从写话、习作入手,是为了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  )和自信心。

A、写作能力                B、写作兴趣                 C、写作技巧

10、“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是( )的习作要求。

     A、第一学段                  B、第二学段                  C、第三学段

三、多项选择(下列各题备选答案里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请选出正确答案,把序号填在括号里,多选少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是(               )。

A、研究性学习;          B、科学课实验操作;    C、劳动与技术教育;

D、信息技术教育;        E、社区服务与社会实;

2、教学是(          )的过程。

A、课程传递与执行;      B、课程创生与开发; 

C、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  D、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3、综合性学习具有(              )特点。

   A、开放性;              B、延续性;            D、自主性;

E、前瞻性;              F、实践性、;           G、探究性。

4、《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教学建议”,对写字教学的要求是(           )。

   A、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   B、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

   C、让学生把汉字写得端正、美观;   D、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5、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评价以(         )。

   A、自我评价为主;      B、定量评价为主;

   C、过程评价为主;      D、定性评价为主

 

第二部分  学科基础知识(共50分)

一、 基础知识(30分)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4分)

恍惚(      )   空隙(       )    摇曳(      )    脱鞋绾(      )裤

报偿(      )   炽(      )热     翕(      )动    风声鹤唳(      

2、请按笔画顺序写出下列汉字书写的笔画名称和:(2分)

鼎:                                                                     

凹:                                                                     

3、下列词语有错字吗?把你认为有错的改过来。(4分)

精神大震 穿流不息 神出鬼莫 世外桃园(                   

再接再励 一愁莫展 任劳任厌 可见一般(                   

4、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4分)

① 热爱(         ②团结(          ③亲近(          ④经验(         )

⑤ 具体(         ⑥和蔼(         ⑦拥护(          ⑧坚定(         )

5、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4分)

⑴ 孝在于实质,(不在于饰貌)

⑵(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⑶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⑷,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6、默写宋朝范大成的《四时田园杂兴》(4分)

四时田园杂兴
范大成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7、写出下列作品的作者:(4分)

《题西林壁》——(    苏轼      )    《朝花夕拾》——(     鲁迅     

《儒林外史》——(    吴敬梓(清)      )    《百万英镑》——(     马克·吐温     

8、下列人物均出自我国四大古典名著,请选择其中的一位,写出与他有关的一个故事名称、书名和作者。(3分)

人物:林冲    诸葛亮     贾宝玉    孙悟空    鲁智深     曹操

                                                                              

                                                                              

二、阅读分析(11分)

敬重卑微

① 我偶然读到一篇英文课文,讲的是蚂蚁。

② 蚂蚁家族和和睦睦,忙忙碌碌,母蚁生儿,公蚁持家。它们在原野、荒滩上搬运食物,建设家园。想不到小小生灵,竟活得如此滋润,活得如此有秩序有意义,尤其令我震惊的是它们面对灾难时的行为。

③ 当野火烧起来的时候,你知道蚂蚁是如何逃生的吗?

④ 众多蚂蚁迅速聚拢,抱成黑团,然后像雪球一样飞速的滚动。逃离火海。

⑤ 每读到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我仿佛看见汹涌的山火在烧,一团黑风正沿着山脊流动;我仿佛听见噼里啪啦的烧焦声,那是最外一层蚂蚁用躯体开拓求生之路。

⑥ 假如没有抱成团的智慧,假如没有最外一层的牺牲,渺小的蚂蚁家族绝对全军覆灭。

⑦ 生命的渺小、体力的(单薄、卑微、微薄)并没有什么可怕,甚至命运的(单薄、卑微、微薄)也不能决断什么,可怕的是看不到微薄的力量,忽视了内在精神。

⑧ 敬重卑微,使我把生命看得严肃,看得深刻,看得伟大而坚强。像一根细小的针,蚂蚁以它的精神穿过的我外表,刺痛我的灵魂。比起蚂蚁,我们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微?什么理由自暴自弃、玩世不恭?

⑨ 世上称得上伟大的东西,往往(       )体积,(       )精神。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是卑微者的威严和挑战。

1、 将短文括号中不恰当的词语划掉;在第⑨自然段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2分)

2、和睦”可重叠成“和和睦睦”,“忙碌”可重叠成“忙忙碌碌”,这样重叠后,意思有什么不同?                         。“伟大、深刻、模糊”在三个词语中能这样重叠的词是          。(1分)

3、联系短文内容理解句子,然后回答问题。(8分)

(1)短文中共有三个问句。第一个是设问句,它在文中起         作用,第    自然段是这个设问句的回答。第二个是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应为:                                

                          第三个也是反问句,这句语话实际上是启发我们:           

                       

(2)体会短文中的两个比喻句。蚂蚁是黑的,雪是白的,在第④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把“抱成黑团”的蚂蚁比作“雪球”?                                     。在第⑧自然段中,把             比作了“一根细小的针”。      

(3)文章的最后一句话运用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个成语。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千里长的大堤,由于小小的一个蚂蚁洞而溃决。它常用来比喻                  。这里用这个成语是为了说明                        

(4)第⑤自然段与“每读到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这句话与前文“                                                                            ”这一句相照应。用“~~~~~~~~~”在这一自然段中画出由事物引起的联想的句子。

三、写作(10分)在小学语文教材里任选一首描写景物的古诗,根据古诗意境,发挥想象,写一个景物描写的片段。(不少于200个字)

古诗:            

                                                                                

                                                                                

                                                                                

                                                                                

                                                                                

                                                                                 

                                                                                

                                                                                 

                                                                                  

                                                                                 

                                                                                 

                                                                                 

                                                                                 

                                                                                  

 

第三部分  语文教学实践(共20分)

仔细阅读四年级(下)教学案例(片段),根据后面的提示进行分析。

17.《触摸春天》

师:刚才我们已经初步读懂了课文的内容,但这对于阅读一篇文章来说还不够,还应对文章进行仔细的研读。这篇课文有许多含义很深的词句,读时令人感到言尽而意无穷。下面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找到这样的词句,并想办法进行深入的理解。然后,与小组同学交流自己的学习体会。

(学生默读课文,圈点批注,认真感悟,合作交流。)

师:你认为哪些词句含义深刻,为什么?

生:“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这两句话含义挺深。一个什么也看不见的盲童要想捉住一只蝴蝶是非常不容易的,安静却将蝴蝶拢住了。所以作者用“竟然”来表示事情的出人意料,用“奇迹”来形容这件事的不可思议。这个“奇迹”就是安静身上所特有的“神奇的灵性”。

师:“神奇的灵性”指的是什么?

生:可能是指小女孩身上所具有的一种特殊的神奇的力量。

生:小女孩整天在花丛中流连忘返,她的身上一定也是花香浓郁。她就像一位花仙子,蝴蝶也愿意和她做朋友。

师:是呀!与其说是蝴蝶被安静拢住,不如说是蝴蝶被安静神奇的灵性所吸引,心甘情愿地落入她的掌心。同学们善于联系前文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是个好方法。

生:我觉得这句话的含义也很深。(读:我仿佛看见了她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刚读到这句话时,我想一个盲人的眼前肯定是一片黑暗,内心世界怎么会多姿多彩呢?后来联系上下文中安静的一系列动作,我感到她的内心世界一定是非常丰富的。

师:海伦·凯勒曾说:“世上除了用眼睛看世界,还有一种内在视觉,那可能是更真实的,那就是用心去看这个世界。”

生:我觉得这句话的含义也挺深。(读: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

师:能谈谈你的想法吗?

生:蝴蝶飞走了,安静却在仰起头来张望。“张望”应该是用来形容有视觉的人的,而安静是一个盲人,“张望”用在她身上似乎有些不够准确。但仔细想想,我又觉得这个词用得非常准确。蝴蝶飞走了,它是怎样飞的,飞向何方,这些安静一无所知,她多么想亲眼看到啊,所以她才会仰头张望。

师:你体会得真好!能不能带着你的体会和感受读一读这句话所在的段落。

(学生感情朗读课文第6自然段)

生:“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我觉得这句话的含义更深刻。

师:(用投影打出这句话,引导学生齐读这句话。)这是作者由眼前这动人的—幕所抒发的人生感悟,也是作者写这篇文章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能不能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谈谈你们对这句话的理解。

生:安静虽然是个盲童,但她用自己的心灵来触摸春天,感受世界,她是多么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啊!从她的身上,我体会到:无论你是否拥有健康的身体、健全的体魄,都有生活在这个世界的权利,都应该受到人们的尊重。

生:生活中有许多人历经磨难,像张海迪,他们身残志不残,顽强生活,勇敢地向厄运挑战,创造出了许多业绩和奇迹。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比他们幸运得多,我们更应该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珍惜生命。

师:同学们体会的都很好,下面让我们再来大声地朗读这句话。(略)

 

提示: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引导学生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二是学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增加语言积累。

分析:

1、试分析本案例的教学重点与难点(4分)

 

   

2、举例说明教师是怎样引导学生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4分)

 

 

 

 

3、说说本案例教师在教学中体现了《语文课标标准》在“教学建议”里对阅读教学提出的哪些要求?(4分)

 

 

 

 

4、试分析“师:你体会得真好!能不能带着你的体会和感受读一读这句话所在的段落。(学生感情朗读课文第6自然段)”这一教学环节的作用。(4分)

 

 

 

   

   

5、根据的你的理解和教学实际,谈谈这个教学案例(片段)对你的启发。(4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