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格桑花:青海大通一中调研日记4—孩子,加油!

(2010-03-27 19:13:08)
标签:

格桑花

西部助学

ngo

青海

实地调查

天使

调研日记

大通一中

孩子

加油

休闲

分类: 天使助学调研日记

作者:王丽玲

 

3月22日,大通一中助学金发放加项目调研。

 

前一天大通一中的助学联系人张老师反映这一批发放的38个孩子中有两个孩子流失了,辍学。我听了忧心忡忡,跟张老师商量能不能助学金发放完后去这两个孩子家做个家访了解一下情况?张老师也说正有此意。

 

第一次独自出门最担心的是把我自己给丢了,永远分不清楚东南西北的我。幸好张老师说我只要到了县城会有人来接我的,大通一中,直觉上认定一中就应该在县城里,结果发现车越开越远离县城了,后来一问才知道,大通一中离县城17公里!晕倒!

 

首先真得感谢我们的助学联系人,一般在发放的前一天他们就会把相应的表格和助学金准备好,把发放的场地确定好,把孩子们和家长们都通知到,大部分的准备工作助学联系人都会提前做了。其实我们的发放程序真的很简单了,然而第一次独自发放助学金,我难免还是有些手忙脚乱,再加上现场只有我一部数码相机,我一边拍照一边核对学生信息,当时就觉得其实下辈子投胎做个八爪章鱼也满好的。

 

发完助学金,我考察了大通一中整个学校的基本情况,重点询问了大通一中学生流失的情况。据张老师介绍,一般高一入学时招的800多名新生,能坚持到高考的只剩500多,近300名学生流失。流失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有些学生入学时基础较差,跟不上高中的教学课程,成绩不好产生厌学情绪,再加上有部分家长认为现在读个高中以后即使考上大学毕业后也不一定能找到好工作,干脆就让孩子辍学;二是因为家里经济困难的原因造成的辍学。从校方了解到这次两个流失的孩子,成绩均比较好,且符合格桑花的资助标准。其中一名孩子(我们暂且叫这个孩子小明吧!)自述由于在校学习差,压力大,不想上学了。另一个孩子是孤儿(叫小马好了),家中只有高龄的爷爷奶奶,家中无任何经济收入来源,孩子只好辍学。

 

我们一行人,我和两个老师,一个校领导,决定到这两个孩子家里去看看具体情况。

 

两个孩子的家都在农村,我们先去了小明家。小明的父母都在屋外干活,家里的房子是新建的,但从屋子里的地面来看,显然家里没经济条件去做进一步的处理了。

 

小明家新盖的房子 

http://bbs.gesanghua.org/uploadfile/2010-3/201032517383296620.jpg

http://bbs.gesanghua.org/uploadfile/2010-3/201032517392135173.jpg

屋里的地面仍旧是泥土的 

http://bbs.gesanghua.org/uploadfile/2010-3/201032518555390562.jpg

孩子不在家里,妈妈出门去找了,张老师在和爸爸了解情况,他们说的都是青海方言,我没听懂,后来张老师做翻译,大致原因是说孩子上学期生病了,有一段时间没去学校上课,后来回到学校有点跟不上,考试成绩不好,孩子不想念了。父亲也很生气,情绪激动地说他反正不想好好念就不让他念了……

 

张老师在和家长交流 

http://bbs.gesanghua.org/uploadfile/2010-3/201032517471980621.jpg

等了不一会,孩子回家了,一个个头小小的男孩子,一声不吭地站在我们面前。我们问他为什么不想上学了,他说了同样的理由后就再也不说话了。屋子里一时静了下来。

 

我把孩子拉到屋外,想单独跟他聊聊。结果还没说上几句,孩子的眼泪就吧嗒吧嗒地下来了,一时让我有点束手无。我把纸巾递给他让他不要哭,慢慢地问他一些问题,孩子有时候答上几句,更多的时候就是在委屈地哭,让我知道他不想上学的原因肯定不像他说的那样,可是他又不愿意说,当时急的我恨不得把康宝老师从上海乾坤大挪移到这边来。孩子不想说话,我只好凭着自己的直觉判断把想说的或者我认为应该说的全给孩子说了,让孩子想想现在不上学留在家里又能做些什么?学习成绩有波动都是正常的,父母和老师可能有时候跟孩子有代沟,不理解,有误会,也是正常的,可是就为了一点挫折就赌气放弃了学业?看看家门前这座大山,难道就想一辈子呆在大山里了?……

 

我就像个大妈一样对着这个沉默的孩子唠叨了好久好久,直到我觉得再不进屋我就得感冒了。

 

和孩子进了屋,几个老师又开始了对孩子的轮番轰炸,照样是青海方言,照样是我在一旁一脸迷茫地傻看着。孩子仍旧不说话,但终于点头答应明天就回学校去上课,我激动得一把抱住他,跟孩子说,加油!!!我们相信你!

 

离开孩子家,孩子和父母一块把我们一路送出,临走前我给孩子留了我的联系方式,再一次拥抱了他……

 

孩子,希望你以后在面对困难时,能坚强,再坚强些,再也不要轻言放弃了!

 

 

 

来到第二个孩子小马家,张老师在门口喊了几嗓子,才见一个老人颤颤巍巍地走出来。

 

孩子的家 

http://bbs.gesanghua.org/uploadfile/2010-3/20103251962844723.jpg

http://bbs.gesanghua.org/uploadfile/2010-3/20103251973420308.jpg

http://bbs.gesanghua.org/uploadfile/2010-3/20103251991120819.jpg

小马是个孤儿,爷爷奶奶都70多岁了,身体也不好,家里没有任何的收入来源,也没有办理低保证,家里除伙食费支出外,每个月都要额外支出几百元钱的医药费。孩子不在家,爷爷说去西宁的小饭馆打工了,已经去了快一个月了。爷爷说即使孩子有钱交学费,可是根本没有生活费来源,他们也没有能力让孩子一日三餐吃饱,虽然孩子成绩很好,也很想继续上学,但家里这样子实在没办法,让孩子自己出去打工,至少还可以填饱肚子。一番话说得我差点掉下眼泪来。

 

老师们在了解情况

http://bbs.gesanghua.org/uploadfile/2010-3/201032519532767139.jpg

孩子的爷爷和奶奶

http://bbs.gesanghua.org/uploadfile/2010-3/20103251957165973.jpg

我问张老师能不能想办法跟孩子联系上,把孩子找回来,如果孩子愿意回来上学,我们负责想办法解决孩子的生活费用。张老师也跟爷爷奶奶转告了我的话,留下了联系电话,希望他们能让孩子尽快跟我们取得联系。

 

从孩子家里出来,心情很沉重,也许这样的个案,更让人感到心疼。这世上还有无数个像这样的孩子,他们做为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可能在不经意间就很容易地被忽视。他们渴望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有时现实却是那么的残酷,让他们没有丝毫选择的余地和机会。尽管格桑花所能做的很有限,尽管格桑花无法去帮助所有的孩子,但是,只要有一线的希望去多帮助一名孩子,我们就愿意为这份希望付出全部的努力,正如洪波所说的,我们不是一座孤岛,我们的命运紧密相连!

 

写到这里,我想起了米唐曾经写过的一段话,以此做为这篇文章的结尾:

 

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说:有意义就是好好活,好好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因缘际会,我们同样选择了公益路,选择了做一名小小的义工,只是大海中的水一滴。我们不认为我们的力量足可以改变当下想要改变的,但相信不断的坚持,还有众多与我们一样的水滴们的融入,我们会愈发强大,终有一股力量,会让世界因我们共同的存在和坚持而改变。

我们志愿用自己的青春年华不计报酬地来推动一些事物的变化,让其朝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我们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并且坚持着;我们怀揣梦想,我们共同期待和努力。本来是授人玫瑰的一件事情,可是我们最终发现,手里留下了无数的芬芳。原来,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后记:

     3月24号早晨,我给张老师打了电话,了解那两个孩子的情况。其中小明已经回到学校上学,小马也已经联系上,表示愿意回学校继续学业。

     3月25日,小马已经回到学校上学,一些热心人为小马筹集了3600元的生活费,做为孩子及家里一年的生活补贴,并愿意资助完孩子三年的生活费。

 

 



 

http://img.users.51.la/3501071.asp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